...中医诊断学到了清代,在各科专著中均有新的见解,如薛己外科、夏禹铸儿科等,就一般而论,则于以下诸方面尤见长足进步。首先是舌诊。清初康熙七年(1668),名医张璐之子张登著成《伤寒舌鉴》一书,可谓是舌诊史上的重大发展。此书以十六世纪下半叶申斗...
...朝鲜、越南等国对中医的称谓。远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已与朝鲜、越南等国进行医学交流。17世纪初,朝鲜尝有《东医宝鉴》之著作。目前,朝鲜及越南等国亦有东医研究机构。...
...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一对纲领。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躯壳与内脏而言,躯壳为表,内脏为里;就脏与腑而言,腑为表,脏为里;就经络与脏腑而言,经络为表,脏腑为里等等。从病势深浅论,外感病者,病邪入里一层,病深一层;出表一层,病轻一...
...疾病的关键,掌握其要领,确定其类型,预决其趋势,为治疗指出方向。其中,阴阳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里、寒、虚证属阴,故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在诊断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挚领的...
...诊断学上下工夫,可以不用仪器尽量不用仪器,有很多的病是不用仪器也能够明确的做出正确的判断,何必再增加患者的费用呢?人体生了病(中医讲是人体的动态平衡出了问题),病人应最先知道,大夫们则是通过患者与健康人不同生理表现来诊病的!人体是一个有机的...
...》专列“气质生成章”,明代的医著中也频频出现“气质”一词,清代石寿棠《医原》更强调:“欲诊其人之病,须先辨其人气质阴阳。”但中医学“气质”一词的含义,并不等同于现代心理学中的气质概念,而与人格概念更为接近。...
...对待。对健康的这种认识,在生物医学模式时代被公认是正确的。关于健康和疾病的概念,《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5年中文版的定义是:“健康,使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疾病,是以产生症状或体征的异常生理或心理...
...证名。正气极虚之时,反见实证的假象。如内脏气血不足,运化无力,出现腹满、腹胀、腹痛、脉弦等类似实证的现象。《景岳全书·传忠录》:“至虚之病,反见盛势。……如病起七情,或饥饱劳倦,或酒色所伤,或先天不足,及其既病,则每多身热、便闭、戴阳、...
...□ 马予良 石玉山 北京步步先中医医院 中医学阴阳虽然有哲学内容,但它并非仅仅是抽象的哲学概念,也不能等同对立统一。所谓“对立统一”,指的是已发展到“同一”关系的对立。而“对立”,则是尚未发展到“同一”关系的对立。对立是本质的差异,在对立...
...编辑同志: 近日拜读《中国中医药报》刊载的《中医启蒙三字经》后,有感于此书创意好,立意新,义深远,是一部时代需要、中医需要的佳作。笔者冒昧提出愚见,与作者商榷。 序修改为: 中医学,自岐黄,五千年,益华邦。 理法备,方药详,体系好,特色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