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诊断学到了清代,在各科专著中均有新的见解,如薛己外科、夏禹铸儿科等,就一般而论,则于以下诸方面尤见长足进步。首先是舌诊。清初康熙七年(1668),名医张璐之子张登著成伤寒舌鉴一书,可谓是舌诊史上重大发展。此书以十六世纪下半叶申斗...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81.htm

东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朝鲜、越南等国对中医称谓。远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已与朝鲜、越南等国进行医学交流。17世纪初,朝鲜尝有东医宝鉴之著作。目前,朝鲜越南等国亦有东医研究机构。...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883.htm

表里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一对纲领。它是一个相对概念。就躯壳与内脏而言,躯壳为,内脏为里;就脏与腑而言,腑为,脏为里;就经络与脏腑而言,经络为,脏腑为里等等。从病势深浅论,外感病者,病邪入里一层,病深一层;出一层,病轻一...

http://qihuangzhishu.com/92/33.htm

八纲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疾病关键,掌握其要领,确定其类型,预决其趋势,为治疗指出方向。其中,阴阳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热、实证为阳;里、寒、虚证属阴,故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总纲。在诊断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挚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3-0.html

华氏脉诊一神奇诊断学_【中医宝典】

...诊断学上下工夫,可以不用仪器尽量不用仪器,有很多病是不用仪器也能够明确做出正确判断,何必再增加患者费用呢?人体生了病(中医讲是人体动态平衡出了问题),病人应最先知道,大夫们则是通过患者与健康人不同生理表现来诊病!人体是一个有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4.html

人格概念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专列“气质生成章”,明代医著中也频频出现“气质”一词,清代石寿棠医原更强调:“欲诊其人之病,须先辨其人气质阴阳。”但中医学“气质”一词含义,并不等同于现代心理学中的气质概念,而与人格概念更为接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17.html

健康概念演变_医学心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对待。对健康这种认识,在生物医学模式时代被公认是正确。关于健康和疾病概念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5年中文版定义是:“健康,使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身体、情绪、精神社交方面能力。”“疾病,是以产生症状或体征异常生理或心理...

http://qihuangzhishu.com/967/333.htm

真虚假实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正气极虚之时,反见实证假象。如内脏气血不足,运化无力,出现腹满、腹胀、腹痛、脉弦等类似实证现象。景岳全书·传忠录:“至虚之病,反见盛势。……如病起七情,或饥饱劳倦,或酒色所伤,或先天不足,及其既病,则每多身热、便闭、戴阳、...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66.htm

中医学阴阳不仅是哲学概念_【中医宝典】

...□ 马予良 石玉山 北京步步先中医医院 中医学阴阳虽然有哲学内容,但它并非仅仅是抽象哲学概念,也不能等同对立统一。所谓“对立统一”,指是已发展到“同一”关系对立。而“对立”,则是尚未发展到“同一”关系对立。对立是本质差异,在对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497.html

中医启蒙三字经修改意见_【中医宝典】

...编辑同志: 近日拜读中国中医药报刊载中医启蒙三字经后,有感于此书创意好,立意新,义深远,是一部时代需要、中医需要佳作。笔者冒昧提出愚见,与作者商榷。 序修改为: 中医学,自岐黄,五千年,益华邦。 理法备,方药详,体系好,特色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340.html

共找到1,169,9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