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复制的能力可被另一DNA上的野生型E1ORF所互补,这就表明变异区具有一种反式作用的功能。E1ORF5′端具有游离DNA复制的负调节功能,此外E1蛋白的一个区段在氨基酸水平与SV40大T抗原有较强的同源性,这一区域位于E1蛋白C端的1/2...
...死亡,并从越南患者获得病毒抗原表面基因片段证实与H5N1亚型相同。提示H5N1亚型感染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3.禽流感病毒的特异性和变异性 禽流感病毒血清亚型多,传染性强,分布广,具有一定的宿主特异性,并且变异快。其外膜HA受体结合中心部位...
...最常见的载体携带的标志是抗药性标志,如抗氨芐青霉素(anpr)、抗四环素(terr)、抗卡那霉素(kanr)等。当培养基中含有抗生素时,只有携带相应抗药性基因载体的细胞才能生存繁殖,这就把凡未能接受载体DNA的细胞全部筛除掉了。如果外源...
...HCV基因组呈大分子多聚蛋白前体,经蛋白酶裂解病毒蛋白(包括C蛋白、E1、E2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经重组技术表达上述蛋白成分,用于免疫接种,并可诱导细胞免疫产生特异性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参与HCV清除。 (2)重组HCV基因疫苗:把编码...
...建立基因库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目的基因的保存、扩增和纯化。基因库是利用工具酶,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和转化、筛选而建立,也是基因克隆的过程。实际上是利用低等生物如细菌、病毒、噬菌体等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特点,而作为一种核酸扩增筛选的载体,把人类等高等...
...蟹猴、恒河猴、非州绿猴、须狨猴对HEV敏感,可用于分离病毒。HEV在碱性环境中稳定,有镁、锰离子存在情况下可保持其完整性,对高热敏感,煮沸可将其灭活。HEV基因组长 7.6kb,3′端有poly A尾,有三个开放阅读读框(ORF),ORF1...
...机体释放体液因子,如鼻病毒感染后可释放缓激肽,IL-1和IL-8等;RSV感染后可释放组胺,白三烯C4,病毒特异性IgE从而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同时,病毒感染还可以改变细菌的集落形成能力和增加其对气道的黏附力,降低黏液纤毛清除率和降低宿主...
...现行疫苗被公认是成功的。但近10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显著进展,对麻疹病毒本质及其与宿主细胞的相互关系已提供了病毒基因组序列,基因产物定性及对保护性抗原鉴定等新资料;并在纯化克隆的去氧核糖核酸中分离出具有感染性的麻疹病毒。这一重大突破为制备...
...人群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占85%左右。大量的临床经验表明青光眼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在国际上尚未发现有关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易感病因的报道。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dna重组技术对人类基因组的认知使得引起复杂性状的异常基因的识别变得切实可行...
...转化法。二、感染噬菌体进入宿主细菌,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中繁殖就是感染(infection)。用经人工改造的噬菌体活病毒作载体,以其DNA与目的序列重组后,在体外用噬菌体或病毒的外壳蛋白将重组DNA包装成有活力的噬菌体或病毒,就能以感染的方式进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