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鼻息肉验方_五官耳鼻喉科鼻息肉_【中医宝典】

...1、鼻中生息肉。用釜脐墨一钱,水送下。连服三、五天。 2、鼻息肉。用蚯蚓(炒)一分、皂荚一挺,共研为末,调蜜涂患处,清水滴尽即愈。 3、治鼻中息肉。用白矾烧成末,和猪油、棉花裹好,塞鼻孔中。几天后,息肉脱落。又方:白矾一两,蓖麻仁七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4107.html

鼻息肉的治疗措施_五官耳鼻喉科鼻息肉_【中医宝典】

...治疗原则应是解除鼻塞,防止复发,视具体情况可采取如下治疗措施: 一.内科疗法 由于鼻息肉是鼻呼吸粘膜长期炎性反应的结果,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皮质激素不仅可使息肉体积变小甚至消失,而且手术后应用还可延迟或防止息肉复发。皮质激素的应用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4096.html

浅识鼻息肉_【中医宝典】

...鼻息肉是常见的五官科疾病,发病者成人多于儿童,南方发病率高于北方。鼻息肉是指鼻腔内的良性赘生物,其形状如葡萄,光滑柔软,带有蒂且可活动。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鼻涕增多,并伴有头昏头痛,检查鼻腔时可见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046.html

急性鼻咽炎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急性鼻咽炎_查疾病_【疾病大全】

...特异性病原学诊断并无实际意义。 鉴别 1.流行性感冒的鉴别 (1)流行病学流感为广泛性流行疾病,以冬春季节为主,急性鼻咽炎为全年发生,以秋、冬、春季节多见。 (2)临床表现:流感的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常为高热,39~40℃,持续3~5天,...

http://jb39.com/jibing-zhenduan/GanMao269487.htm

鼻息肉治疗的参考原则_五官耳鼻喉科鼻息肉_【中医宝典】

...鼻息肉的治疗应参照下述原则。 对初诊患者,如息肉较大,严重影响鼻功能,应先行外科治疗;息肉较小,鼻塞症状较轻者,可行内科治疗,1个月后疗效不佳者再行手术治疗。 对伴有鼻窦感染者,宜先抗感染,或行鼻息肉摘除,以利开放鼻窦引流。 对复发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4103.html

鼻息肉组织中的嗜酸粒细胞_五官耳鼻喉科鼻息肉_【中医宝典】

...鼻息肉具有典型慢性呼吸道炎症的病理特点。除囊性纤维病及kartagener综合征外,嗜酸粒细胞是息肉组织中最常见的炎细胞类型。以往认为嗜酸粒细胞在鼻息肉病发病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释放多种介质,如嗜酸粒细胞过氧化物酶(...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4056.html

鼻内窥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_五官耳鼻喉科鼻息肉_【中医宝典】

...鼻息肉多见于成年人,是由鼻部粘膜长期水肿所致,以变态反应和慢性炎症为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可为进行性鼻塞、鼻涕增多、嗅觉障碍及头痛等症状。可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多数为多发性及双侧性。息肉生长过大时,外鼻可发生畸形,鼻梁变宽而膨大形成“蛙鼻...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4093.html

流腮还应哪些疾病鉴别_传染病_【中医宝典】

...除了上面提到的非炎症性腮腺肿、化脓性腮腺炎外,流腮还应以下几种疾病进行鉴别。 (1)急性淋巴结炎:在急性淋巴结炎,特别是颌下、颈部及耳前、耳后淋巴结炎时,也可以有发热、局部疼痛及肿胀,因此应与流腮鉴别。特别要无腮腺肿大的颌下腺炎鉴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515.html

鼻息肉的临床特征_五官耳鼻喉科鼻息肉_【中医宝典】

...鼻息肉是鼻部常见病。它是由于鼻粘膜长期炎性反应引起组织水肿的结果。其临床表现为: 患者有较长时间的鼻病病史。初始鼻内似有擤不出的鼻涕。夜晚可出现明显鼻塞而致张口呼吸,久之可继发慢性。鼻塞多为持续性,血管收缩剂滴鼻无明显疗效,喷嚏很少,但若...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4066.html

脑膨出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脑膨出_查疾病_【疾病大全】

...颅内静脉窦交通,随头部位置的改变肿块大小变化明显,穿刺可抽到血 液,注入造影剂 可能使颅内静脉窦显影。 颅底脑膜脑膨出应鼻息肉和鼻咽部肿瘤鉴别,尤其是儿童患者在行鼻咽部穿刺活检前,应考虑到脑膜脑膨出存在的可能性,以避免发生脑脊液漏及并发...

http://jb39.com/jibing-zhenduan/NaoPengChu257442.htm

共找到350,63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