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料:人参15克,黄芪20克,水发香菇15克,山药20克,麻雀脑5个,母鸡1只,精盐、料酒、葱、姜、味精适量。制作方法:母鸡收拾干净,麻雀脑去毛。鸡、雀同放锅内水煮,待七成熟时,加黄芪、山药、香菇、葱、姜、精盐、料酒,用文火煨烂为止。...
...□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黄芪为《本经》上品。原文: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本经》写作黄耆。耆者,长者也,是指年长的人。黄芪色黄入脾,脾为...
...黄芪为《本经》上品。原文: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本经》写作黄耆。耆者,长者也,是指年长的人。黄芪色黄入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黄芪有“补气之长”之称...
...一片苍梧意,氤氲生栋梁。下帘山足暗,开户日添光。 偏使衣裘润,能令枕簟凉。无心伴行雨,何必梦荆王。...
...蜀羊泉等配合应用。黄芪性温主升,功能升阳益气,故又常用于直肠癌、乙状结肠癌等肠道恶性肿瘤,这类病人往往有脾虚的表现,尤其常见大便溏薄,恶心呕吐,胃纳不佳等脾阳不振,清气不升之象,用黄芪配伍升麻、柴胡等,常常能取得满意的疗效。黄芪补气而能摄血...
...释名 亦名戴糁、戴椹、 草、百本、王孙。(“芪”原作为“耆”)。 气味 (根)甘、微温、无毒。 主治 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 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用黄芪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每服...
...释名 亦名戴糁、戴椹、 草、百本、王孙。(“芪”原作为“耆”)。 气味 (根)甘、微温、无毒。 主治 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 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用黄芪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每服...
...黄腻,舌质红,舌边齿痕,脉弦滑数(伴甲亢)或濡缓(伴甲减)。方解:方中黄芪、党参、南沙参、白芍等益气健脾,养阴生津;柴胡、夏枯草、蛇舌草、象贝、郁金等疏肝化痰、清瘿消肿。加减:咽痛明显加黄芩、西青果各9g,咽部有痰加莱菔子、桔梗各9g;疲劳...
...消化不良、便溏泄泻。以及气虚所致的气短乏力、胃下垂、脱肛等症。女人常食可美容润肤。 [按语]黄芪益气补阳、摄血行滞、固表止汗。将其同鲫鱼合食,可补气健胃、美容抗衰。...
...[原料]鸡蛋10个、党参、黄芪、红枣各20克、炙甘草6克、当归9克、白术9克、升麻5克、柴胡5克、陈皮9克、生姜15克、白糖600克、苏打2克。 [制作]将党参、黄芪、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炙草、白术柴胡、红枣去灰渣、加工,烘干...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