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汗解表的效力大,炙麻黄发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较好。用麻黄治疗喘咳,最好配上杏仁。麻黄宣通肺气以平喘止咳,杏仁降气化痰以平喘止咳,麻黄性刚烈,杏仁性柔润,二药合用,可以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所以临床上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的说法。 喘咳的病人...
...服损肝.(舌鞭出血、木贼煎水、漱之即止.)《本草分经》木贼草甘苦平,治目疾,有升散火郁风湿之功,去节能发汗,多服损肝。《本草择要纲目》木贼草【气味】甘微苦无毒.空而轻.阳中之阴.升也浮也.【主治】目疾.退翳膜.益肝胆.解肌止泪.与麻黄同形...
...江南过去某些医生倡言“南方不比北方,夏月不可用麻黄。”于是夏天哮喘发作当用麻黄而不用;又有些人说:“仲景明训,‘有汗用桂枝,无汗用麻黄’”,认为凡汗出者均忌用麻黄。于是哮喘发作时汗出者又不用麻黄。临床上很多病人在哮喘大发时常大汗出,如果喘...
...伤寒而设,后人误以之治温暑,无怪乎下咽即毙也。)伤寒初病在太阳,头项强痛此经系。(头项强痛,为太阳经的证。)发热恶寒无汗喘,脉浮而紧麻黄谛。(以上为麻黄汤的证要诀。麻黄治无汗,杏仁治喘,桂枝治恶寒,甘草和诸药,无一味不紧切,故谓“经方”。)...
...□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麻黄为《本经》中品。原文: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草质茎。现代地黄的滋腻之性。 综上所述,《本经》...
...每服三丸,水煎服。(验方第一。)半夏麻黄丸 半夏 麻黄丸服。治心下悸动,以伤寒邪未尽故也。(诸方第一。)麻黄汤 麻黄 桂枝 炙草 杏仁治伤寒身热头痛,恶寒无汗,身痛脉浮紧。(第二。)大青龙汤 麻黄汤原方,加石膏 姜 枣治发热头痛,恶寒无汗,...
...半夏麻黄丸半夏 四钱 麻黄 二钱治心下悸者。此土湿胃逆,痰阻上焦,心包相火不能下降之病。心包厥阴之气不将,则跳动作悸。半夏麻黄,泄降湿逆。心包之气得降,则病愈也。其脉必重按不虚,如重按脉虚,有须兼用参草以补中气也。 目录 《伤寒杂病论》半夏...
...目录 《中药大辞典》山麻黄 《中华本草》山麻黄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山麻黄 【出处】《中国药植志》 【拼音名】Shān Má Huán?? 【别名】臭草(《植物名实图考》),裸芸香(《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蛇皮草...
...》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302条:“少阴病,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麻黄附子甘草汤主之。”麻黄附子细辛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具有相同的病机和症状表现,轻重程度有所不同。《伤寒来苏集》:“少阴...
...麻黄附子甘草,助阳益气而微发汗,使表里之邪缓解。此正是“病有轻重,治有缓急”之义。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