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饮食营养与健康的认识_【中医宝典】

...我国传统医学对饮食营养的认识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礼》中就有食医的记载并“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黄帝内经》在饮食治疗养生方面有明确的治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有大量食物入药的记载《生姜、韭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199.html

饮食多元化 适体顺四时--《内经》告诉我们如何饮食养生(下)_【中医宝典】

...即秋冬季要少食冷食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的食物;春夏季要少食热食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是强调要顺四时饮食。 后世医家根据《内经》理论还对四季饮食五味做了要求。如唐代孙思邈的《卫生歌》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828.html

气味_《景岳全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浓。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五味骨正筋柔气血腠理如是则...

http://qihuangzhishu.com/124/227.htm

五味异功散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砂仁各八分.行气消胀.名为香砂六君子汤.)水谷精微阴以化.(饮食增则津液旺.充血生精.复其真阴之不足.)阳和布护气斯充.(食入于阴气长于阳.昼夜循环.周于内外.)若删半夏六君内.钱氏书中有异功.(六君子汤内.去半夏.名五味异功散.)...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wuweiyigongsan.html

五味偏嗜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五味偏嗜指辛、甘、酸、苦、咸。 【五味偏嗜】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长期偏嗜五味是致病因素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味过于酸肝气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但此说五味通套五行亦有牵强之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80.html

《黄帝内经》养生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所以在日常饮食以及饮食养生中五味调和是最基本的法则。故《素问·生气通天伦》一再强调指出:“是故五味骨正筋柔气血腠理密。如是则骨气道如法长有天命。”现代饮食清淡为主:倡导“三少一多”即少脂少盐少糖多素。...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814.html

饮食应用禁忌_《中医饮食营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概述祖国医学是很重视饮食宜忌的对临床也确有实际意义。有关饮食宜忌的最早根据《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所载“五味所禁”以及《素问·五藏生成篇》所载的“五味之所伤”等。后世医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发展总结形成了一套大家所遵循的理论学说...

http://qihuangzhishu.com/484/24.htm

附子五味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外台》附子五味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台》:附子五味散【处方】附子(炮)5两细辛5两白术5两干姜4两神曲1升。【制法】上散。【功能主治】水谷痢痢无期度食不消化腹痛每过冷便发。【用法用量】初服1方寸匕...

http://zhongyaofangji.com/f/fuziwuweisan.html

五味偏嗜_病因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五味指辛、甘、酸、苦、鹹。长期偏嗜五味是致病因素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味过于酸肝气脾气乃绝。味过于鹹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但此说五味通套五行亦有牵强之处。指过于嗜好某类饮食而发生疾病。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uweipianshi-476.html

五味_《中药基本理论知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是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的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五味作为药性理论最早见之于《内经》、《本经》之中。《内经》对五味的作用应用及阴阳五行属性都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jibenlilunzhishi140/263-7-1.html

共找到1,118,75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