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半识之流.不知虚实补泻之理.平日略见一二医书.某病用某方.某方用某药.将谓根据方治病.法无越此矣.又有自己素经有病.曾与医师商治粗晓方药遇有病患亦代胗脉.但见浮动便曰无事沉伏便曰无脉.摇首咋舌.使人惊骇.真可发笑.噫庸工误人.固已不堪...
...方是佳兆。□〔丹〕治一妇病疟,三日一发,食少,经不行已三月,脉无,时冬寒,议作虚寒治,疑误。再诊见其梳洗言动如常,知果误也。经不行,非无血,为痰所碍。脉无,非血气虚,及积痰生热,结伏其脉而不见耳。当作实热治,与三花丸,旬日后食进脉出,带微弦...
...而后可。今症汗多热难解,明系暑疟,暑中兼湿故也。暑乃阴邪,热乃阳邪,岂可徒见其热遂以阴邪,而用阳邪之药耶?此必误用白虎致寒转增,而将暑邪逼入肝肾,以致肝气挟肾气上冲也。曜西问疟乃少阳症,何以转入肝肾?予曰:五脏皆令人疟,而不离乎少阳,少阳...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 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know] 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徹为知。——《...
...也,宜大承气汤下之。从酉至子发者,或至寅时发者,知邪在血也,宜桃仁承气汤下之。前项下药,微利为度,更以小柴胡汤彻其微邪之气。大法先热后寒者,小柴胡汤。先寒后热者,小柴胡加桂枝汤。多热、但热者,白虎加桂枝汤。多寒、但寒者,柴胡桂姜汤。此以疟之...
...“很多物品既是药物又是食物。”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高学敏教授指出,“药食同源”的传统在我国源远流长。根据我国卫生部颁发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至少有87种食物同时具备药物的身份。 高学敏向《生命...
...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经出血...
...(有风、寒、暑、热、湿、食、瘴、邪八种,五脏疟,六腑疟,劳疟,疟母) 【暑热】 〔草部〕柴胡(少阳本经药,通治诸疟为君,随寒热虚实,入引经佐使。)黄芩(去寒热往来,入手少阴阳明、手足少阳、太阴疟寒热,自汗虚劳。)牛膝(久疟劳疟,水煎日服。...
...夫疟,犹酷疟之疟也。以夏伤酷暑而成 疟也,又有气之积也。多在左胁之下,状如覆杯,是为 疟,犹夏伤于暑而为疟,何后世之医者,皆以脾寒治之?世医既不知邪热蓄积之深为寒战,遂为寒战所惑;又不悟邪热入而后出于表,发为燥渴,遂为交争所惑。相传以姜、...
...阳愈偏而不返。此未可徒求之于药也,须以饮食消息而止其炽热,即梨汁、蔗浆生津止渴之属,正《内经》风淫于内,治以甘寒之旨也。(喻嘉言)凡治疟当知标本,有标则治标,无标则治本,此最为治疟之肯綮。盖标以邪气言,本以正气言,夫邪正相争,所以病疟。凡疟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