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传记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还有生于染天得篮十四515之说,这里取公认的说法 孙氏少时体弱多病,从青年时代就立志以医为业,刻苦研习岐黄之术。成年以后,他曾隐居在太白山(今陕西境内)从事医学及炼丹活动。永徽三(652)著成《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咸亨四...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52.html

疥疮 Scabies_《皮肤性病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25~220,王充《论衡,商虫篇》已明确指出本病与疥虫的关系。但用疥疮作为病名是见于南齐公元479~502,孟庆宣《刘涓子鬼遗方》的医典中,尔后,沿用至今。然后,到隋公元581~618,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可以说是世界上首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pifuxingbingxue/1000-16-1.html

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因其献经用方书而委以翰林医官职。南唐937~975也曾在各州设立医学,如陈士良曾任剑州今福建南平医学助教。五代时对囚犯及监狱卫生也予以重视,如后唐明宗,曾敕令囚犯在狱疾病者,应委该处官吏当面录候,并令医人看候。每年夏初至八月,每五日...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43.htm

又叫皮场庙 安国药王庙小考_【中医宝典】

...公元190~220赐名“皮场”;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二649显灵,在长安立祠;五代后周世宗柴荣显德五公元958在开封的显仁坊建庙。 在今天的河南开封市市区中部有一条大袁坑沿街,明代此街一带有“富乐院”,邻近街道称院坑沿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522.html

杨广简介

...隋炀帝杨广569-618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立为晋王,开皇二十600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604...

http://wenxue360.com/author/885.html

傣族医学的发展1_民族中医傣医_【中医宝典】

...讲清楚……”。据推测阿仑达听大约于佛历380公元前924写完这套有关傣医药的第一部专著。 在傣族医药形成和发展史上,傣族医学文献中记录的内容十分广泛,各种经典描述有同有异,归结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傣族人民经过千百万年的艰苦实践一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30.html

洪蕴937-1004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北宋医僧。本姓蓝。潭州长沙今湖南长沙人。年十三出家于开福寺,习方技之书,后游京师,以医术知名。太祖召见,赐紫方袍,号广利大师。太平兴国中公元976-983诏购医方,乃录古方数十以献。真宗在蜀邸,蕴以方药谒见。咸平初公元998...

http://qihuangzhishu.com/169/359.htm

《齐民要术》在线阅读

...《齐民要术》是南北朝公元420公元581时的重要农学书籍,作者是东魏公元534公元550的贾思勰,共十卷,九十二篇,还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作者的事迹记载不详。全书所引用的古籍将近二百种之多,其中的《四民月令》等历史价值...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11.html

中国古代名医谱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孙思邈:公元581-682,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被尊为"药王"。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三十卷。是集唐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孙思邈对医药学的重大建树是他首创"复方"这个概念。 王焘:公元670-755,眉今陕西...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58.html

八百年新安妇科一奇葩_【中医宝典】

...挽留不住,只得让鼎铉回乡。临行之前崇祯请来相国方逢年设宴作陪,并由相国题写“医震宏都”四字,制成金匾以赐之。鼎铉回乡之后潜心医学,服务四方,名声益噪。 到了清代其第十八代孙,即黄鼎铉之曾孙黄予石公元1650-1737,再创新安“黄氏妇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795.html

共找到799,1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