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脉发展的时间差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临床实践应用相比较,舌是极其次要的。 总之,舌与脉虽然都导源于《内经》,以后《难经》、《伤寒》、《金匮要略》等都有所补充,但是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对临床诊断的意义上,以及对疾病的预后判断,舌终究处于很次要的位置,而脉的重要性及其重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5.html

中医四_【中医宝典】

...中医切诊 中医望诊 中医 中医问诊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sizhen-895-2.html

太息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深呼吸,但以呼气为主,在正常人的呼吸中,也有间歇的深呼吸。平时呼吸与脉博的此率约1:4,深呼吸时约1:5,这种比率的改变,脉上称为“闰以太息”。在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叹气,称为“善太息”,它是一个症状,可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宣等引起。...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taixi-1387.html

呼吸静功妙诀_《寿世保元》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人生以气为本。以息为元。以心为根。以肾为蒂。天地相去八万四千里。人心肾相去八寸四分。此肾是内肾。脐下一寸三分是也。中有一脉。以通元息浮沉。息总百脉。一呼则百脉皆开。一吸则百脉皆合。天地化工流行。亦不出呼吸二字。人呼吸常在心肾之间。则血气...

http://qihuangzhishu.com/572/98.htm

如何正确应用脉_【中医宝典】

...脉是一种简便而细致的诊断方法,要想摸得准确,除掌握各种脉象特点,反复实践,认真分辨外,还要采用正确的诊脉方法。 诊脉时,要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宜向前或略左右伸展平放,并注意使手臂位置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直腕仰掌,以使血流畅通,不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42.html

的方法和意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痛否,以辨脏腑虚实,沉积何如。" 叩击法有直接叩击法和间接叩击法两种。 按时应注意:1、必须根据疾病的不同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和方法。2、医生举止要稳重大方,态度要严肃认真,手法要轻巧柔和,避免突然暴力或冷手按。3、注意争取病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90.html

触诊、腹_【中医宝典】

...」 过去,对中医的诊断手段只谈望、、问、切四大。对腹有的根本漏而不谈,有的虽提及、也只聊聊数语带过。其实,中医的腹源远流长,它源始于先秦时期,《内经》中即已总结和奠定了腹的理论和框架;东汉张仲景在所著的《牡蛎汤等腹证;又如心下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26.html

日夜五十营_《家正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以一息六寸推,则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通计五十周于身,则脉行八百一十丈。其有太过不及而不应此数者,名曰狂生。狂者,妄也,言幸而生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寸口,数其至也,(五十营者,五脏所受气也。持,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zhengyan/801-4-4.html

语言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1)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语意数变,声音高亢,多为热扰心神实证。 (2)郑声:神志不清,声音细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虚证。 (3)独语:喃喃自语,喋喋不休,逢人则止,属心气不足,或气郁痰阻。 (4)狂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62.html

有十度有阴阳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失常等篇是也。筋度,如经筋篇是也。俞度,如气府、气穴、本输等篇是也。度,数也。度人度音铎,余音杜。)阴阳气尽,人病自具。(凡此十度者,人身阴阳理尽矣,故人疾病亦无不具见于此。)脉动无常,散阴颇阳,脉脱不具,无常行。(脉动无常,言脉...

http://qihuangzhishu.com/481/59.htm

共找到423,20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