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厥阴肝经,行足股内凡十一穴,左右同(起足大指端,行三阴之前)∶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蠡沟中都 膝关 曲泉 阴包 五里 阴廉足太阴脾经,行足股内凡十一穴,左右同(起足大指内侧端,行三阴之中)∶隐白 大都 太白 公孙商丘 三阴交 漏谷 ...
...从五行上看,脾属土,所以足太阴脾经又称土经,作为脾经上的穴位太白也属土。“太白”为古代星宿之名,传说此里有平定战乱、利国安邦之能。 太白穴位丁脚的内侧缘靠近足大趾处,是脾经的原穴。所谓原穴,就是这条经络上具有统摄作用的穴位,它对相对应的...
...曲骨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回骨。属任脉。任脉、足厥阴之会。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主治小腹疼痛,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萎,疝气,遗尿,尿闭等。直刺...
...头窍阴,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名窍阴;《圣济总录》名首窍阴;《针灸资生经》名头窍阴。别名枕骨。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太阳之会。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中三分与下三分交点处。布有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吻合支及耳后动、静脉分支。...
...手阳明大肠经,行臂外,凡十四穴,左右同(起手食指端,行三阳之上)∶商阳 二间 三间 合谷阳溪 偏历 温溜 下廉 上廉 三里 曲池 肘 五里 臂手少阳三焦经,行臂外凡十二穴,左右同(起手无名指端,行三阳之中)∶关冲 液门 中渚 阳池外关 ...
...肩之图(图)凡取肩部诸穴.为三次.取肩 .肩 .肩贞.是一次也.上肩端.取巨骨.秉风逾骨取天肩贞.肩部诸穴难分.故今定此法.肩井(甲乙)一名膊井(资生)肩上陷者中.缺盆上.大骨前.(甲乙)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之当中指下.陷者是.(圣济...
...消泺,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在臂外侧,当清冷渊与臑会连线的中点处。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和中侧副动、静脉。主治头痛,齿痛、项强、癫疾、臂痛,上肢麻痹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人体穴位配伍 配迎香穴、合谷穴治鼻疾。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穴义 膀胱经气血在此受热胀散上行于天。 名解 本穴气血来自承光穴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此水湿之气所处为天之下部,与头部的阳气不在同一层次,经由本穴吸热后才上行至与头部阳气...
...鸠尾(素问)一名尾翳(灵枢)一名 HT .(甲乙)一名神府(千金)一名HT .(聚英大成)臆前.蔽骨下五分.(甲乙)其骨垂下如鸠尾形.故以为名.人无蔽骨者.从岐骨下行一寸.(圣济)禁刺灸(甲乙)宜针(外台.引甄权)此穴大难针.大好手.方可...
...灵台,经穴名。出《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别名肺底。属督脉。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六肋间动脉后支。主治咳嗽,气喘,项强,背痛,痈疽,疔疮,及胆道蛔虫症,疟疾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