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刺刺络脉刺刺经脉)_《针灸素难要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则。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必中其经,非络脉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sunanyaozhi/780-8-31.html

穴_胸部腹部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大,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腋门。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一说“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及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主治腹痛,腹泻,小腹胀满,...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123.html

中医针灸的主要治疗作用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针灸治病是采用独特的针刺和艾灸等方法来达到其防治疾病的目的,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 调和阴阳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对于这些脏腑经络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运用针灸方法则可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97.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①法名。九之一。《灵枢·官针》:“分刺者,分肉之间也。”指针刺人体分肉处的方法。分肉有指为肌肉间隙处,亦有以深部近骨的肌肉为分肉者。②经穴别名。即阳辅穴。《素问·气穴论》:“分肉二穴。”王冰注:“在足外踝上,绝骨端,同身寸之三分,...

http://qihuangzhishu.com/168/520.htm

针灸减肥配合饮食_中医针灸减肥_【中医宝典】

...促进体脂动员及脂肪分解,最终实现减肥效果。 针灸是中国的国粹,通过中医针灸专家的研究,采用耳针和体针相结合的方法,可对肥胖症进行对症治疗,不仅安全、疗效显著、而且不产生厌食、腹泻、体力下降等副作用。 通过针刺人体某些穴位,可以起到使胃蠕动减弱...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535.html

针灸也要讲究补和泻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外,还要密切注意补虚泻实的原则和当前的病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补或泻法过(过量手法)或不及(不足量手法),均可导致失效,甚至引起病情恶化,这样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 针灸是通过针刺的手法来达到补虚泻实目的的。《灵枢·九针十二原》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507.html

《官针》篇论法_《中医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报:“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乃出针复也。”此法是治游走性病痛的针刺方法,根据病人所报之处下针。施行手法后,询问病人针处是否痛止,另再在其他痛处下针。报,亦作“复”解,即出针后复的意思。(3)、...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11.htm

急症针灸的简史与现状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承泣穴“目眦赤痛,禁不宜针,针令人目乌色”(《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三》)。所以,在临证时应不断提高针刺技术,以适应救治需要。如鸠尾穴,《备急千金要方》认为不宜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该穴可治心风、惊痫、发癫、喉痹等急症,但指出“此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27.html

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疗效观察_神经内科中风_【中医宝典】

...根据病情轻重不同,施以不同的护理方法,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风病多犯阳经,故针刺处方以阳经腧穴为主。阳明为多气多血经,阳明经气血通畅,正气得以扶助,使机体功能逐渐恢复。根据上下肢经脉循行路线的不同,分取手足阳经的穴位,如肩?、曲池、手三里...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7395.html

重视针刺多手法,补泻透穴加漆针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重视针刺手法是浙江针灸医家的一大特点。在宋明时期,北有窦汉卿,南有席弘、徐凤等针灸名家,在针刺手法上都有建树,手法繁多,几乎已臻完备境界,而杨继州在《针灸大成》中详述《内》、《难》等前贤手法,将其归纳为下手八法和十二法,其基本内容后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8.html

共找到496,6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