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冯 磊)5月3日5时,国医大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裘沛然,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龙华医院逝世,享年97岁。裘沛然,1916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1934年于原上海...
...物质基础,占据重要地位。 所谓“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食借药之力,药助食之功”,二者相辅相成,突出显示了“药食同源”在中医养生保健中的独特优势。 “药食同源”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和人体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发展并逐渐形成的独特的强身健体、...
...,“望而知之”已成为神话故事,非要“乱已成而后治之,病已成而后药之”,岂非“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翻开历史,曾经有些人认为中医治疗之所以效果显著,是源于历代以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药物学、方剂学知识,从而大肆鼓吹“废医存药”,抛弃...
...□ 单德成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医大师朱良春在2011年春节从南通写了封贺信,寄给我的同事李夏亭先生,在信笺上盖了一方印章,上面是“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十六个字。1917年出生的朱老谦称虚度九五(95岁高龄),他曾介绍...
...在制药业,如果今天不努力,也许中药将就此没落,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软战争”。中国药企还任重道远。 明白方向,虽然路正长,但最起码,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憧憬未来。就像那只憨态可掬的笨熊猫,不抛弃、不放弃,终于从“阿宝”变成了“大师”。 ...
...长期医疗实践中,认识到酒既是“兴奋剂”,又是高级药物。它是用谷物和曲所酿成的流质,其气悍,质清,味苦甘辛,性热,具有散寒滞、开瘀结、消饮食、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养肌肤的功用。可以直接当“药”,治疗关节酸痛、腿脚软弱、行动不利、肢寒体冷、...
...读者面前。“人名一艺者已不易”,何老作为知名的中医教育家、理论家、临床家,成就卓著、德馨艺高,在全国是屈指可数的;而他“艺擅众长”,对书法、绘画、诗文、音乐也样样精通,可谓“品性高洁博大,气息清纯和穆,笔墨深厚浓郁,卓然一大家”(范汉光《格...
...地丰富了中医病因理论和内涵。 中医在辨证论治时、处方用药,一般主要考虑病证应该用何方药(即“宜”),而较少想到某病证不应该使用何方药(即“忌”),这是多年来中医临床医学的一大缺陷。作者认为,在中医临床活动中,不仅要重视“宜”,还必须关注某病...
...日本津村顺天堂株式会社把我国中药名方“六神丸”加入人参、沉香精制后,以“救心丸”之名销售,年销售额达到1.2亿美元。因此,在我国药业整体创新实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汉方中疗效确切的老药进行二次开发,创制新药,不仅缩短...
...化验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正常范围,随访2年未曾复发。孩子家长登门致谢:“裘老,您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裘老认为:“为医之道,精益求精”。一个高明的中医最重要的是要掌握识病和遣药。识病要精审,遣药须精灵,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与医学造诣皆在一个“精”...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