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洞玑》中的中医理论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载。宋代以来论针灸之,必候四时八风之气,故有子午流注学说,而黄道周的经络流注之,大大超越了子午流注学术内涵,将研究的对象和深度都进行了出人意料的扩展。 关于五运六气 传统中医学利用五运六气理论及其推论,对疾病进行预测、运筹和评估,产生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24.html

临床和科研并举是必由之路——河南中医学院袁海波教授谈中医药发展_【中医宝典】

...增加新知识、新方法的? 答:平时我非常重视有的放矢地阅读中医经典。中医经典众多,内容丰富,医理深奥,若要系统学习掌握,实在不易,这需要捷径。这个捷径就是带着问题,急用先;结合专业特点,有重点地学,有的放矢地;并且要用心记忆,深悟其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956.html

再谈中医的发展_【中医宝典】

...、调补肺肾原则救治重症肌无力危象的研究就是对中医经典的传承与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具有中医特色 中医的人才培养决定了中医能否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当代名老中医日愈减少,中医人才培养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因此,中医人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91.html

的现代发展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的实践经验方法对继承发展更至关重要,只有整理这些内容,取得传统性质的标准化才能在此基础上向现代化的方向探索前进。鉴于以上情况,对传统脉研究是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如何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以发展具有中医特色的传统脉,并对传统脉进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1.html

近代中西医汇通之探索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西医比较研究近代由于西医传播,中西医接触日益增多,一些医家试图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析两种医学的长短异同,以求正确对待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早期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的医学家有王权、王孟英、陈定泰、罗定昌、合信等。陈定泰(约19世纪)在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2.html

黄星垣_【中医宝典】

...现状及改进中医急救治疗方法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9):571. 11.黄星垣.辨证论治形式和应用探讨,中医杂志,1985,(4):62. 12.黄星垣.多学科多途径开展中医科研究中医年鉴.1984,1985,22. 13....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613.html

中医学发展的方法论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定位_【中医宝典】

...: (1)实体模型与唯象模型的关系:中医学是唯象模型,研究的是人体的功能体系,而不是西医实体的解剖学。此次“心”与“脑”之争,是以实体解剖学定位来研究中医的功能体系,走进了误区。中医学虽也有实体解剖学的内涵,正如前所述,它已经完全淡化和异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078.html

加强中药新剂型基础研究_【中医宝典】

...剂型研究过程中,应加强其基础研究,发展符合中药用药特点,符合临床治疗特点的剂型,而不是盲目求新。 平其能认为,现代剂型的特点应符合安全、有效、稳定、方便应用的基本要求,而中药新剂型又必须符合中药用药的特点,符合临床治疗的特点。合理地从药材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70.html

任继学教授简介_《虚损病类钩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著名中医内科专家、长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任继,悬壶60年,熟谙中医经典,敢于探索创新,在中医急症研究上卓有建树。他学识渊博,善于思考,对中医理论颇有发挥。虚损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任继学教授重视辨治虚损病,并从理论溯源、临证体会等方面探索总结...

http://zhongyibaodian.com/xusunbingleigouchen/1042-5-0.html

中医体质研究谈_【中医宝典】

...目前在中医学术界,关于对“体质”的研究有“人体体质”与“中医体质”的两种提法,这里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学术见解,但其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强调“体质”在发病与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因此,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本文将两者的称谓暂且合称为“医学体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906.html

共找到407,0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