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头,三阴在手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三阳头,是指足阳明经头颈部的人迎动脉;三阴在手,是指手太阴经手腕部的寸口动脉《素问.阴阳别论》。这是因为三阳之气以阳明胃气为本,而三阴之气以太阴肺气为本的原因《类经》张注。...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21.htm

三阳歌_《伤寒百证歌》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腹满身重难转侧.面垢遗尿谵语极.三阳口不仁.白虎汤功更奇特.仲景云.三阳.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中不仁谵语遗溺.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厥冷.自汗.白虎汤主之....

http://qihuangzhishu.com/862/19.htm

方论十四_《中国医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吴氏有性温疫论〕二卷 存自序曰。夫温疫之为。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传有九。此治疫紧要关节。奈何自古迄今。从未有发明者。仲景虽有伤寒论。然其法始自太阳。或传阳明。或传少阳。或三阳。竟自传胃。盖为外感风寒而设...

http://qihuangzhishu.com/485/73.htm

卷第十五别录之五_《开元释教

...别录中有译无本之二小乘经重译阙本。一百二十五部。二百六十五卷。 中阿鋡经五十九卷符秦天竺三藏昙摩难提译第一译 右一经前后两译一本藏一本阙。 增壹阿鋡经五十卷房云四十卷佑云三十三卷或为二十四卷 符秦天竺三藏昙摩难提译第一译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291.html

三阳经总穴名_《刺灸心法要诀》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手阳明大肠经,行臂外,凡十四穴,左右同起手食指端,行三阳之上∶商阳 二间 三间 合谷阳溪 偏历 温溜 下廉 上廉 三里 曲池 五里 臂手少阳三焦经,行臂外凡十二穴,左右同起手无名指端,行三阳之中∶关冲 液门 中渚 阳池外关 ...

http://qihuangzhishu.com/772/49.htm

《伤寒论》三阴三阳位序体现经方发展史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是《伤寒论》。 后世因不能正本清源,误于王叔和《伤寒论》序中加入了“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并《平脉辨证》”等内容,故认为中医的理论都来自《内经》,以至于认为中医治都要依据经络脏腑、五运六气,甚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593.html

沈别驾门下老仆三阳有发明_《孙文垣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何汤剂饮之使起也?予曰∶此三阳,先为饮食所伤,予故先用藿香正气汤,加消导之剂治其本,又以六神通解散,加助表之药治其标,虽重,年虽高,喜其色脉相对,故投以对症之药易愈也。翁曰∶先生然耳!若他人轻者且重,况重者乎!吾未见其能起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sunwenyuanyian/668-5-32.html

红参配山萸肉 治疗并发症药对6药对糖尿病中的应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来源 经验药对。 应用 红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山萸肉收敛固脱,《医学衷中参西》言其“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二者配伍,补敛固脱,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187.html

明辨外感内伤 拓展经方应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祛邪。即使“虚劳”篇中,用药也以“辛甘合化”、“酸甘合化”、“阴阳合化”为主,而非直接用补。 当然“伤寒之中有万”,经方可以“统治百病”,这是临床事实。但是,正本清源,张仲景著作中的经方,以及经方所承载的理论如六经辨证,确实是主要针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669.html

三阳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证,设使脉浮,禁不可汗,脉大亦不可下,惟宜用白虎加人参,益气生津清热可也。若未经汗下,津液未伤,三阳,轻证惟宜柴葛解肌汤,清解三阳可也。二阳,谓太阳阳明并也。汗不彻,谓邪太阳,发汗未彻,又传阳明也。面赤,谓邪犹怫郁于太阳,阳明之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9-15.html

共找到830,1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