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道教的法事活动_道家_【文学360】

...武当山道教的法事活动称做“醮”,有着严格的程式,首先要设坛,而后上香、鸣鼓、迎驾、祝神、唱神等等。整个过程伴随着念咒颂经,步罡踏斗等规定仪式,充满着浓厚的宗教气氛。 实际上,这是一种与神沟通的仪式。道教认为祈福禳灾,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37.html

绥化道教的早期传入时期_道家_【文学360】

...道教传入绥化,约在一千五百多年以前。今有北林区慈云观内圣旨碑石为证。因碑石刻有龙腾纹理,所以又名龙碑石,这块碑石虽然历经风雨磨砺,但碑身雕有的龙腾缠绕和前后两面刻有的“圣旨”、“诰封”字样依然清晰可见。 唐代时期,绥化当时隶属渤海国。由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29.html

绥化道教的兴盛时期_道家_【文学360】

...自闯关东的社会习俗开始以来,山东等地大量移民陆续携眷辗转来到绥化筑室定居、劳作谋生。随之,更多的道教门派相继传入绥化城内。在这一时期,绥化诸多宫观纷纷建起并收徒传教,斋醮科仪等法事活动也日益增多。 直至清末民初之际,绥化各地宫观仍有续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31.html

道教美术壁画_道家_【文学360】

...道教美术秦汉间神仙思想盛行,在藻饰宫殿、陵墓的美术作品以及帛画中,常有关于神仙、祥异等内容。辽宁金县营城子汉墓壁画,其左上端云气缭绕,中有一人,身披羽毛;右上端有一龙,昂头相向。画中央有戴三山冠的佩剑人和白发之老翁,作神仙与墓主言谈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69.html

苏轼简介_文化_【文学360】

...高考文学体裁最常用的一种,多引用苏轼,陶渊明,李白等人诗文事例,以阐明其中心。其中以叙写苏轼最为频繁,而那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频繁的出现在高考高分作文中,故将此文学形式命名为苏轼。 此文体优点为能够应付任何作文题目,并且能够短时间成文,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05.html

什么是古典文学?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是文化中极具强烈感染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 中国古典文学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词、、曲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各种文体中,又有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html

道教:神道大教_宗教文学_【文学360】

...原称神道本局,1940年改称此名。明治维新后,曾设大教院,向全国派遣神道宣教使,传布神道教;后在要求信仰自由的社会舆论压力下,解散大教院。 1875年一部分神道教神职人员联合组成神道事务局,以联络全国神社神宫并宣传神道教理。 1876年黑...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50.html

道教的主要人物_道家_【文学360】

...山东陵县)人。著有《神异经》,《海内十洲记》等书,精通道家命相学,医药学。人称“仙人”。 张道陵:东汉人。他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实际创立者,东汉沛国丰人(今江丰县)是中国道教史上著名的张天师。 葛洪:东晋著名道士,人称葛仙翁,丹阳旬容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56.html

绥化道教的兴起时期_道家_【文学360】

...清康熙年间,为绥化道教事业的兴起时期。据辽宁本溪铁刹山志记载:康熙年间(1667年起),东北道教开山始祖郭守真(全真龙门派道教第八代宗师)命其弟子王太兴在绥化创建慈云宫(后为圣宗庙,今绥化市北林区慈云观)收徒传法。此后,王太兴弟子广泛遍布...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30.html

汉赋的解释_汉赋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是汉代流行的主要文学体裁,从《楚辞》发展而来,并吸收了荀况《篇》的体制和纵横家的夸张手法,形成一种兼有诗歌与散文特征的文学形式。有大与小赋之分,大多写宫廷生活,小赋富于抒情 fu——poetry in Han Dynasty 国语...

http://hanwen360.com/c/141608.html

共找到72,83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