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医药书刊出版与药学术团体建立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药书籍出版近代中医药出版业发展1840~1874年,这时出版中医药书籍,绝大部分是重刻或刊刻古医书;1875年~1911年编纂出版不少有价值医学丛书。1912~1849年各地书局在近代刊刻好多医籍,其中以上海、四川、广东、京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7.html

传统药业近代荣衰 百年中医沉浮录(17)_【中医宝典】

...□ 郑洪 陆金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 近代以降,西风东渐,中医面临生死存亡之变局。中医之路,“返古”还是“维新”?“百年中医沉浮录”透过百年烟云,直指当下。 1929年,中医药界集会抗议余云岫“废止中医案”时,提出口号之一是“提倡中药以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950.html

教育家--承淡安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针灸专门学校和针灸杂志。学生遍布国内各省以及东南亚各国。为弘扬中医针灸学术,发展对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1929年,承淡安在吴县望亭正式创办了“中国针灸学研究社”,是近代中医教育史上最早针灸函授机构,公开招收全国各地学员。通过印发教材,...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58.html

外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外科名家与医著此期外科名家辈出,较著名有马培之、余景和、高思敬、张山雷等。马培之(1820~l898),字文植。江苏武进孟河人,精于外科,对内科、喉科也有很深造诣。光绪六年(1880年)进京为慈禧治病,由此医名显赫。他将自己平生常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66.htm

重新审视中医基础学科群近代模式”_【中医宝典】

...目前中医基础学科群架构是在近代科学思想与西方医学教育模式下对中医药学进行规范结果。近年来,中医药界学者纷纷对近代以降中医药研究方法进行反思,强调重新审视传统研究方法意义和作用。回顾近一个世纪中医药发展,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55.html

清末民初一代大家张锡纯传记_【中医宝典】

...(1860—1933) 张锡纯,近代中西汇通医家。反对崇古泥古,固步自封,并崇尚实验。毕生从事临床与研究著述,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六期。 1933年 创办中医函授学院。 1933年9月 卒于天津。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93.html

【中医学堂】近代名医治温病_【中医宝典】

...#e#   近代名医治疗温病有着丰富临床经验。他们思路清晰,方药精炼,使之临证,每起沉疴。若将这些宝贵经验用于非典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今采撷数位不同地域、不同特点医家经验,阐述于后,供同道参考。 张锡纯(1860~1933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857.html

近代京城四大名医_【中医宝典】

...难以饮咽,便请他诊治。他认为病根在肝,已呈现病入膏肓之态,非药可及。孙中山先生病逝后经过病理检查,果然死于肝癌,其脉诊之精准受人称赞。 孔伯华(公元1884-1955年),是我国近代一位具民族气节医学家,幼承家学,研讨古医籍。解放前曾与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151.html

近代木刻选集》小引-出自《集外集拾遗》_【鲁迅全集】

...《近代木刻选集》(2)小引〔1〕 我们进小学校时,看见教本上几个小图画,倒也觉得很可观,但到后来初见外国文读本上插画,却惊异于它精工,先前所见就几乎不能比拟了。还有英文字典里小画,也细巧得出奇。凡那些,就是先回说过“木口雕刻”...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63.html

凡例_《淳熙三山志》

...三十一、第三十二两卷作者朱貔孙等三人传记,以及宋、明、清至近代名家学者有关此志序跋、评介、题识等。 三、编排形式:改竖排为横排,文句加标点符号(朝代、年号、县以上地名、人名下加横线)。原志卷、章、节、目之标题,改用不同字型、字号以区别其...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946.html

共找到848,3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