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周礼注疏》卷五,见《十三经注疏》,666页)之语,这显然是运用五行概念来归类,以诊断疾病的指导疗养,所以五行概念应用于医学当在《周礼》成书之前。《内经》中系统地总结了当时自然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例如《素问·阴阳离合论》云:“阴阳者,数之可十,...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2.htm

五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头晕、目眩、抽搐以及筋和眼的一些症候,采用肝的方药或针灸肝经的穴位,能收到效果。二是用五行的生、克和相乘、相侮等理论以阐述五脏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与阴阳学说贯通一起,可以认识到一些防治疾病的道理。《类经》:“造化之机,不可无生,...

http://qihuangzhishu.com/194/974.htm

重探五行思想的起源建构(下)_【中医宝典】

...□ 谭春雨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五行思想体系的建构逻辑 用“木”字取象春季少阳之气 春三月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所以地处北半球的中华大地阳气不断生发升散,由弱渐强,阴气相对被制约消散,阳长阴消,阳气主导自然界的变化趋势,所以春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210.html

心身疾病的防制_《预防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第一级预防第一级预防是防止社会-心理因素长时期反复刺激并导致心理失衡的主要措施。培养比较完整的健康心理素质,提高应付危险因素的能力是预防心身疾病的基础。《内经》素问篇中提出的“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著名论点即反映了祖国医学很早就阐明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yufangyixue/960-14-3.html

五行_阴阳五行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是运动。这个学说是以五行的属性,联系人体的脏腑器官,并通过五脏为中心,运用“相生”,“相克”,“相乘”,“相悔”的理论来说明一些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用以总结临床经验。基本内容:以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征。如肝、筋、目属木;心、脉、舌属...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650.html

阴阳和五行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28.html

藏象学说的特点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心部于表,肾于里,脾为之使。”正由于藏象学说是一种具有时空观的结构功能模型,所以,藏象学说中一个脏的功能,可能包容着解剖结构上多个器官或系统的功能,而现代医学一个脏器的功能也可能分散在多个中医脏腑之中,藏象的本质是一个以系统功能为主体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55.html

中医五行的认识_【中医宝典】

...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74.html

音乐养生与阴阳、五行、七情_乐娱养生_【中医宝典】

...,阴之使也”之格局。“阴平阳秘,精神乃”,作为贯穿整个中医体系的一个基本脉络,阴阳平衡是身心健康的基础。东汉《太平经》运用阴阳学说解释音乐的起源和养生意义,认为音乐的发展是顺应宇宙万物阴阳相生、动静相应的规律的。对音乐的阴阳之理,我们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425.html

中医五行的认识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81.html

共找到417,7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