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刊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伤寒歌 阳毒阴毒歌 诊诸杂病生死脉候歌 察色观病患生死候歌 论五脏察色候歌 诊妇人有妊歌 妊妇杂病生死歌 妊娠心腹急痛歌 妊娠倒仆损伤歌 妊妇伤寒歌 产后伤寒歌 产难生死歌 新产生死歌 小儿生死候歌 小儿外证十五候歌 附录奇经脉 附录 ...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kanwu/index.html

序一_《脉刊误》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于脉者.盖有以见夫作者之苦心.乃故作此浅鄙之词.不欲用脉经之深隐.使末学终无所问津焉耳.至其词有异于脉经.则又非无义而不足为大病何也.脉经且未尝尽合于古矣.岂惟脉经.即难经言四时脉状.且与素问大异矣.后人虽疑而之.卒不似排抵脉.直至欲...

http://qihuangzhishu.com/943/2.htm

跌打损伤药不可乱用!_【中医宝典】

...谁没有过擦伤出血、淤血青紫的经历,尤其是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人们多喜欢外出旅游或户外登高,摔伤、碰伤更是常有的事。所以,一般的家庭药箱中,跌打损伤药都是必备的,但是,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这些药的正确用法。 云南白药:服用注意禁忌症 这是人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4283.html

《王叔和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又名《图注脉真》);还有不少医家对此《脉》做过订正,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元·戴起宗的《脉刊误》(又名(脉刊误集解》);清·李延昰的《脉》,等。但书中的观点,对脉义的理解以及文字的鄙浅等方面,后世颇有微词。明·吕复在《群经古方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610.htm

《王叔和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又名《图注脉真》);还有不少医家对此《脉》做过订正,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元·戴起宗的《脉刊误》(又名(脉刊误集解》);清·李延昰的《脉》,等。但书中的观点,对脉义的理解以及文字的鄙浅等方面,后世颇有微词。明·吕复在《群经古方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94.htm

跌打损伤及杖疮合论_《疡科心得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跌打损伤,或从高坠下,恶血流于内,不分何经之伤,皆肝之所主,盖肝主血也。故凡败血凝滞,从其所属,而必归于肝,多在胁肋小腹者,皆肝经之道也。若其壅肿痛甚,或发热自汗,皆当酌其虚实,而以调血行经之药治之。治法∶凡胸满胁胀者,宜行血;老弱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kexindeji/731-10-14.html

诊杂病生死候歌_《脉乳海》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五十不止身无病.数内有止皆知定.前以四十五动为准.而此又以五十动为准者.何也盖前以左右手各部中.见其有止.即于止之数.准洪范五九之数.以断死生.即洁古论中所谓相胜者死也.此以脉之大概言.但取五脏之气.全与不全.以定死生.故用大衍之...

http://qihuangzhishu.com/928/63.htm

生死_诗词曲_辞赋_文言文_【古诗文大全】

...感怀作者:孟郊(唐代) 亲爱久别散,形神各离迁。未为生死,长在心目间。...查看全文... 秋怀十五首诗文类型秋天作者:孟郊(唐代) 老人朝夕异,生死每日中。...查看全文... 杂曲歌辞。入破第五作者:佚名(唐代) 乍可当熊任生死,谁能...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engsi.html

生死(芝本着)_《类证治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者掌人生死,必先识得生死,必先识得人之所以死,而后知人之所以生,于是用药,乃足以起死而回生。识死之法多端,朱文公言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是为一言提要。如病者气急不续,气已散;鱼口气粗,气已散;自汗如雨,气随汗散;大吐大利,气随吐利而散;自利...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zhengzhicai/592-20-18.html

十论生死_《石室秘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雷真君曰,知生死而后可以为医。生中知死,死中知生,非易易也。何以知生中之死,如伤寒症,七日不汗死是也。何以知死中有生,如中风、中恶、中毒是也。生中之死,而其不死;死中之生,而其不生,医道其庶几乎。伤寒至七日犹无汗,人皆谓必死矣,而予...

http://qihuangzhishu.com/638/149.htm

共找到46,9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