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熊虎伤人疮方_《集验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治熊虎爪牙所伤毒痛方。烧青布以熏疮口,毒即出。仍煮葛根汁令浓,以洗疮,日十度。并捣葛根为散,煮葛汁以服方寸匕,日五,甚者夜二。(《外台》卷四十)又方嚼粟涂之。(《外台》卷四十)又方煮生铁令有味,以洗疮。(《外台》卷四十)治熊虎伤人疮方。取...

http://qihuangzhishu.com/759/95.htm

熊虎伤人疮方_《外台秘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北斗君使汝去。虎即走,止宿亦先四向如此。又方:雄黄 硫黄 紫石上三物捣末,以绛囊盛之,带以防用。(本方无硫黄)集验疗熊虎伤人疮方。取蒴 一大把锉碎,以水一升渍须臾,取汁饮之,余泞以敷疮上。备急入山辟虎法。烧牛角羊角,虎不敢近人。(文仲肘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taimiyao/121-47-1.html

用心得安谨防猝死_用药常识_合理用药_【中医宝典】

...谷维素联合治疗心律失常及轻度震颤麻痹亦获良效。 谨慎应用防猝死 心得安的用途不仅广泛,且疗效好。但应用时尤其是老人,要提高警惕,谨防猝死,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以飨广大患者。 从小剂量开始:老人服用心得安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以获得最大疗效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7861.html

墨家观点:“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与“杀盗人,非杀人”_墨家_【文学360】

...墨家观点:“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与“杀盗人,非杀人” 墨家专论刑法的思想不多,最为人所乐道的,就是“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和“杀盗人(一说“人”字衍),非杀人”。前者是作为“墨者之法”(墨家纪律)规定的。基于这一精神,墨家对于定罪量刑,特别...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796.html

酷暑注意防3病_【中医宝典】

...“赤日炎炎似火烧”,在大热天里,要做到身心健康,精力充沛,除了防暑降温外,还要充分注意防止常见而易被忽略的三种疾病——中风、阴暑、寒湿病。 一防“中风” 如今,中暑病例数相对下降,而夏天“中风”的发病率却升高,甚至高于冬天。 有研究资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680.html

谨防流感悄然袭来_《免疫与健康》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人所熟知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期以来的疫情表明,在北方地区患流感人数激增,并发症不少。其发病特点是不断缓升而陡然攀升,使人们措手不及。在交通发达、人口流动频繁的今天,疾病的流行相对加快。因此,谨防流感自北方袭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mianyiyujiankang/973-4-6.html

暑病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暑法,去扁豆、通草,加石膏、洋参治之。呕逆加竹茹、黄连;便泻加葛根、荷叶。更宜审其体物理虚而药之,自无不当耳。张介宾曰∶阴暑证,或在于表,或在于里,惟富贵安逸之人多有之。总由恣情任性,不慎风寒所致也。阳暑证,惟辛苦劳役之人多有之,由乎触冒...

http://qihuangzhishu.com/723/83.htm

立春过后 谨防5类春季病_春季养生_【中医宝典】

...立春过后,意味着春季的来临,人们开始摆脱厚重的衣物,开始享受春的温暖。然而专家提醒,人们要谨防5类春季病。 肺炎 开春儿是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儿童,发病率是夏季的4倍多。感染肺炎之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以突发短期寒战开始,然后出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179.html

中暑_《医学集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清臣曰:暑证有阳暑、阴暑之分。冒热得者为阳暑,其证口渴心烦有汗;食凉得者为阴暑,其证身痛恶寒无汗。二证阴阳互异,不可混同施治。中暑属阳证,烦渴尿赤,白虎汤,加花粉、麦冬、滑石、竹心、车前。热伤元气,生脉散。汗不止,加黄芪。中暑属阴证,轻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jicheng/1033-8-10.html

熊虎伤人疮方七首_《外台秘要》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北斗君使汝去。虎即走,止宿亦先四向如此。又方:雄黄 硫黄 紫石上三物捣末,以绛囊盛之,带以防用。(本方无硫黄)集验疗熊虎伤人疮方。取蒴 一大把锉碎,以水一升渍须臾,取汁饮之,余泞以敷疮上。备急入山辟虎法。烧牛角羊角,虎不敢近人。(文仲肘后...

http://qihuangzhishu.com/121/1105.htm

共找到5,8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