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_《古今名医汇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罗东逸曰∶经云∶微妙在,不可不察。古今察之精。莫过《内经》。《内经》之诊法甚详,法甚约。自叔和《脉经》兴,而脉象繁,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为诊病莫尽于此。不知名象愈繁,道莫准,将求精而愈失之。盖由不知为胃气之本源,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mingyihuicui/631-6-14.html

指法之其他指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除了上述常用指法外,尚有一些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指法。如《重订家直诀》中即载有“侧指法、挽指法、辗转指法、俯仰指法”等等,并一一作了说明。 其曰:“病者气口处骨肉不平,须用侧指法;病者不能平臂而侧置,须用挽指法;俯仰者,三指轻重相畸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6.html

中医师必须擅长——与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胡心藻 湖北省监利县分盐镇渔场卫生室 近读“中国中医药报”8月27日刊载的陈清光先生《正确认识》一文,有感于陈先生对中医的高度评价和认识的误区分析。但陈先生在文中说:“较为精准地据断证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不能也不应当苛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理论_《小儿卫生总微论方》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云.小儿.固难分表里.今撮其要者.不出数条.其总目歌曰.小儿有病须凭.一指三关定其息.(小儿臂短.难以布其三指以分三关也.以一指之)浮洪风热数为惊.虚冷沉迟实有积.浮为风.秋得之曰平.余时得之.主伤风寒.头疼壮热.或夜热昼凉.咳嗽...

http://qihuangzhishu.com/628/40.htm

人迎气口的实用价值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根据人迎与气口所在部位的特点,其在上的实用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人迎位在结喉两旁,迎面正当人的视线,因面颈侧脉动外露,明显易见。根据这一特点,既可作为望诊观察,又可便于用手切按,所以这里的动脉及其穴位,有“人迎”之称。 人迎是足阳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5.html

中医四----切_【中医宝典】

...切诊是指医生用手在病人身上作某种形式的诊察,或切或按,或触或叩,以获得辨证的资料。切诊包括和触诊两个部分。 (一) 是以手指按切病人动脉以了解病情的内在变化也称切脉或诊脉。 为血府,贯通周身,五脏六腑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周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45.html

的分类、方法与注意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分为: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 分类 1.遍诊法: 头、手、足三部,每一部各有天、人、地三候,合为三部九候。因为应用不便,后世不多用。 2.三部诊法: 即颈部以人迎,双上肢的寸口和双足背的趺阳三,分候胃气与十二经之气。亦有加...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5.html

总论_《内经博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经云、微妙在.不可不察.今察之精.莫过内经.内经于诊法甚详.于脉法甚约.自叔和脉经兴.而脉象繁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为诊脉之法.莫尽于此.不知名象愈繁.道愈莫准.将求精而愈失之也.夫为胃气之本源.其阴阳精要.即相为对待...

http://qihuangzhishu.com/726/30.htm

救危症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中医、常德市第二中医院吴忠文前往家中诊治。见:神昏谵语,颜面似潮红,双眼及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四肢强直抽搐,腹胀拒按,小便失禁,已数日未见大便。舌红,腐腻苔,寸口脉细数,切双趺阳脉滑实有力,双太溪稍微有力。即曰:“胃肾二气尚存,可救。”...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610.html

三根手指辨健康——中医的奥秘_【中医宝典】

...,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运行都始于肺而止于肺,因此,寸口能够反映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病变。 另一方面,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与脾同属太阴,与脾气相通,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脏腑气血的盛衰都可以反映于寸口。 结 语 作为中医“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89.html

共找到117,6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