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脉发展的时间差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内经》有关脉诊的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对诊脉的方法、脉名、正常脉、病脉以及死脉的认识,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诊脉方法有“三部九候法”、“人迎脉口诊法”、“尺寸诊法”、“寸口诊法”等等。 舌与脉虽然最早都见于《内经》但从内容和重视的程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5.html

时脉的冲击(二)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纲举目张,颇能符合临床实用,后世多采用这种分类法。舌与临床结合最好,影响最大的是温病大师叶天士,叶氏创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突出了舌在温病辨证中的特殊意义,他多次强调在温病的各个发展阶段“必验于舌”对于各种舌苔的主证,都有详细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3.html

经络与色脉学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对色脉的提出始于《内经》,《内经》有“色脉诊法”、“色脉尺诊法”的提出,虽然《内经》对色、脉各有专门论述,并且亦有四的专论,但《内经》既然以经络为特点,在经络中色诊和脉又为主要内容,因此色诊与脉的关系相当密切,往往相提并论。 ...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49.html

的部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医宗金鉴》则以左寸候心、膻中,右寸候肺、胸,左关候肝、胆、膈,右关候脾胃,两尺候两肾,左尺配小肠、膀胱,右尺配大肠,又以三部分候三焦。 关于脉的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三种。 遍诊法 遍诊法,即《素问》三部九候诊法。是遍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3.html

退六腑法_《厘正按摩要术》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退六腑图(图)法主凉,病热者用之。将儿手掌向上,蘸开水,由阴池推至曲池下面,须推三五百次,量人虚实施之。一法,蘸开水,由手背一窝风中间,直推至斗肘,凉法也。夏禹铸主之。...

http://qihuangzhishu.com/770/80.htm

退六腑_《幼科推拿秘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六腑穴.在膀之下.上对三关.退者.从 肘处向外推至大横纹头.属凉.专治脏腑热.大便结.遍身潮热.人事昏沉.三焦火病.此为要着.若女子.则从大横纹头向里推至曲池以取凉.在右手.医家须小心记之.不可误用.男女惟此不同耳.合上二法.大寒大热.偏...

http://qihuangzhishu.com/872/84.htm

时脉的冲击(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舌对脉形成了二次冲击,这二次冲击,是随着二次舌的发展高潮而来的。第一次冲击是从《金镜录》的出现开始的,《金镜录》抛弃中医的传统诊法,即脉,专以舌辨证。 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舌对脉形成了二次冲击,这二次冲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4.html

边治:中医脊整脊_【中医宝典】

...日前,“全国脊整脊技术继续教育基地”和“全国脊整脊技术学术委员会培训基地”两块牌子挂在了天津北辰北门医院的大门上。脊整脊技术极具中医优势,不要求配备高档医疗检查设备,医生凭两只手就能大体了解病人的毛病出在哪里,并当时就能通过整脊进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519.html

有十度有阴阳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素问方盛衰论)有十度,度人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诊法虽有十度,而总不外乎阴阳也。十度,谓脉脏肉筋俞,是为五度,左右相同,各有其二,二五为十也。脉度者,如经脉、脉度等篇是也。脏度,如本藏、肠胃、平人绝谷等篇是也。肉度,如卫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0-7.html

命门脉辩_《吴医汇讲》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位,则但将右尺以候阳气之根,将谓左尺不可以候阴气之根乎?将谓阴气之根,亦于右尺之乎?将谓命门但候元气,不必候其元精乎?此景岳之偏于温补,其误即在于此,所谓差之毫厘者也。按命门原气,禀于有生之初,得父母之两神相合而化形,如露珠之一滴升于丹鼎...

http://qihuangzhishu.com/750/48.htm

共找到24,8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