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脏腑用药法式》真伪考_《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病》。《辅行诀》中许多方剂和其适应证都可以在《伤寒杂病》中找到相应的方剂和适应证。”钱超尘先生在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一文中写道:“《辅行诀》以确切的资料证明《伤寒杂病》是在《汤液经法》一书的基础上撰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247/13.htm

《医学源流》在线阅读

...、《兰台轨范》八卷、《慎疾刍言》一卷。医书之外,尚有《道德经注释》、《阴符经注释》、《乐府传声》等。 《医学源流》二卷,徐大椿撰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此书堪称为“徐大椿医学论文集”,共收其评论文章九十九篇。上卷为经络脏腑、脉、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98.html

皮毛肌肉筋骨脏腑_《疡医大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人参白虎汤。)以泻骨中之热耳。由筋骨传于脏腑,邪已深入,外证悉具,必恶热便闭,下利黄赤,或腹痛时作,极则发狂,此乃邪热深入脏腑,不曰泄里,而曰攻里。有不从阳经传来者,谓之直中三阴。内纯寒而外无阳经之形证,必是厥逆清谷、囊缩甲青等证,此直中之...

http://qihuangzhishu.com/344/1335.htm

奇恒病_《内经博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循恒道.有非恒道所可得而揆度也.于是岐伯又设奇恒一门.以度奇病.其文本六十首.书阙简脱.今可论者十之二耳.如五脏别论.奇病.大奇.脉解篇.气厥.腹中.逆调.病能诸篇.俱从运气脏腑经络而外.拈其病之厥逆错杂.所谓回则不转.乃失其机...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boyi/726-9-15.html

胆主决断_脏腑功能及其关系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素问·灵兰秘典》记载:「胆者,中正之官,决所出焉。」所谓“中正“,意含不偏不倚。这里主要说明胆的作用之一与中枢神经的某些功能活动有关。此外,“胆主决断”,对于防禦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突然受惊恐)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人体气血的正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danzhujueduan-2269.html

脏腑功能及其关系_《中医名词词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为五味(饮食)化生的本源,也是提供脏腑器官和全身营养的“仓廪”,故名。也有人认为“仓廪之官”单是指胃。大肠主传导《素问.灵兰秘典》记载:「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主要功能,就是将从小肠消化吸收后传送下来的化物吸收其中剩余的水份...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cicidian/109-3-2.html

脏腑诸胀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脏六腑无不有之。再考诸篇,如《脉要精微》曰∶胃脉实,气有余则胀。《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胃病者,腹 胀,胃脘当心而痛。《本神篇》曰∶脾气实则腹胀,泾溲不利。《阴阳应象大》曰∶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皆实胀也。《太阴阳明论》曰∶饮食起居失节,入...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21-9.html

脏腑兼证_【中医宝典】

...脏腑兼证 凡同时出现两个以上脏腑病证的称为脏腑兼证。人体是一个整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有着互相资生、制约的有机联系。病理上也同样,当某一脏或某一腑发生病变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影响另一脏或另一腑,从而导致病证。脏腑病证之间的相互传变,取决于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18.html

《针经》_《侣山堂类辩》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灵枢》古名《针经》,《隋书·经籍志》谓之《九灵》,唐·王冰改为《灵枢》,盖亦有所本也。其中脏腑阴阳,雌雄配合,精神气血,生死原流,营卫之经行出入,经脉之终始循环,三阴三阳有血气之多少,手经足经分尺寸之短长;五脏五行之气外合皮肉筋骨,...

http://qihuangzhishu.com/803/18.htm

脏象及脏腑证治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又名真气、原气。属先天之气。它来源于父母,为先天之精所化生,藏于肾,依靠后天之气的滋养和补充。故《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与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0.html

共找到86,8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