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_《外伤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仆幼自受《难》、《素》于易水张元素先生,讲诵既久,稍有所得;中年以来,更事颇多,诸所延医,坦然不惑,曾撰《外伤辨惑》一篇,以证世人用药之误。陵谷变迁,忽成老境,神志既惰,懒于语言,此束之高阁十六年矣。昆仑范尊师曲相奖借,屡以活人为言...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waishangbian5702/297-2-0.html

中满者泻之于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中满者泻之于指气阻滞于而胸腹胀满应调利其气,使胀闷消失。 【中满者泻之于】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中满,指气阻滞于而胸腹胀满;泻,是指调利其气,使胀闷消失。例如气与痰湿阻滞中脘,胸腹胀满,可用“和胃理气”法。或饮食积滞而引起...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351.html

治法_《石室秘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肺痈 肝痈 肠痈天师曰∶治者,言人有病在脏腑而治之也。人有肺痈。肠痈、肝痈者,必须从消之也。然而治法不同。肺痈方∶用元参三两,麦冬三两,生甘草五钱;金银花十两,先用水十碗,煎汤四碗,取二碗浸前药,加水二碗,又煎之,煎一碗服之,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shimilu/638-8-5.html

辟陶隐居十剂增入寒热二剂_《本草新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陈远公曰∶十剂之后,陶隐居增入寒热二剂。虽亦有见,缪仲醇辟寒有时不可以治热,热有时不可以治寒,以热有阴虚而寒有阳虚之异也。此更超出陶隐居,但未尝言寒热二剂之宜删也。后人偏信陶隐居妄自增寒热二剂,又多岐路之趋,不知寒热之病甚多,何症非寒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xinbian/624-12-0.html

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出《素问·刺禁》。《类经》卷二十二解释为:“脓生耳底,是为漏伤其经气,故致聋也。”系指耳流脓,类今之化脓性中耳炎。内服清热解毒之剂。...

http://qihuangzhishu.com/192/391.htm

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出《素问·刺禁》。《类经》卷二十二解释为:“脓生耳底,是为漏伤其经气,故致聋也。”系指耳流脓,类今之化脓性中耳炎。内服清热解毒之剂。...

http://qihuangzhishu.com/192/833.htm

半身不遂_《医林改错》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立论,本源皆专主于风。至刘河间出世,见古人方论无功,另出手眼,云:中风者,非肝木之风动,亦非外中于风,良由将息失宜,火暴甚,水枯莫制,心神昏昧,卒倒无所知,其专主于火。李东垣见河间方论矛盾,又另立论,曰:中风者,气虚而风邪中之,病在四旬...

http://qihuangzhishu.com/163/63.htm

风_病因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病变中出现动摇眩晕的一类病症,不属外感风邪。《素问·至真要大》:「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由火热炽盛而化,或血虚阴亏,气血逆乱而生。多属病理良化过程中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眩晕、昏厥、抽搐、震颤、麻木、口眼喎斜等。参见“风气动”。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neifeng-427.html

腹诊推拿疗法_推拿手法_【中医宝典】

...临床经验,结合推拿手法的作用特点创用了“治疗八法,,即补法、温法、和法、消法、通法、汗法、吐法、下法。腹诊推拿疗法,因其具有第一医学(预防)、第二医学(治疗)、第三医学(康复)的作用,因而在临床上适应症也非常广泛,包括内科(如感冒、失眠、胃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555.html

外伤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二卷。辨外惑、内伤的区别。凡精神刺激、饮食不调等引起的疾病为 伤病,其治疗着重于调理脾胃、说明与六淫外感病的证治有别。 作者:李杲 朝代:金 年份:公元1115-1234年 序 卷上 辨...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waishangbian5702/index.html

共找到208,5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