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17日,第七届亚洲临床肿瘤学大会(ACOS)暨第九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在京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让个体化靶向治疗更好地服务于亚洲患者”。会议中,约3000名国内外肿瘤专家就“癌症防治的趋势”、“个体化靶向治疗”等专题进行了...
...病程自数月至数十年不等。多见于腋窝的副乳腺,左侧稍多,多在胸大肌外侧缘处,其他部位少见。肿块多数如花生米大小,大者如核桃,质较硬、活动,周界不清,肿瘤表面一般平滑,少数可与皮肤或基底粘连。皮肤亦呈“橘皮样”变或破溃。局部可有疼痛并常向胸部...
...动物制品”偏好者,“维生素和纤维”偏好者,“不饱和脂肪”偏好者,“高淀粉”偏好者。 研究发现,“动物制品”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几率较低,同时,相比维生素和纤维摄入量最少的女性,“维生素和纤维”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几率要低23%。 ...
...已引起医学界的关注。国内一项专门调查发现,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的妇女中,有86%的人性生活从未达到过性高潮。女性如果总是有性兴奋而不能达到性高潮,身体就会感到极度不适,未能释放的性张力很容易演变成痉挛和疼痛,久而久之会产生心理及病理上的“郁结”...
...香港是亚洲乳腺癌发病最高的地区,据医院管理局的数据(04年)显示,每22名女性就有1人患乳腺癌。但本地乳腺癌研究学者则指出,实际情况是乳腺癌的发病率和年轻化趋势愈趋严重,估计现今每20位香港女性就有1人发病,40至50岁女性患乳腺癌者比...
...“对于患者来说,比罹患乳腺癌更为可怕的是术后乳腺癌复发”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在近日举行的“乳腺癌媒体座谈会”上谈起早期乳腺癌复发时介绍到,“随着医学的进步及普查的开展,乳腺癌的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改善,是预后最好的...
...降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常用方法。他们的研究成果可能为这类人群提供另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乳腺癌的“武器”。(高原) ...
...1930年~1975年间出生的11.74万名女性的健康状况档案后发现,14岁以前身高达到167.5cm、体型较瘦的少女,与身高152cm的同龄少女相比,日后患乳腺癌的风险高50%。 这一结论支持了此前“高个子女性易患乳腺癌”的结论。此外,研究结果...
...乳腺癌者;(9)体重有较明显增加者,特别在绝经后。对高危对象应开展定期的乳房自我检查,并至少每年一次请专科医生检查。如果有任何异常感觉者均应及时就医。乳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一位妇女,特别在30岁以上并且有上述的“易感因素”者,要经常警惕发生...
...乳腺癌 乳腺癌以乳腺出现包块为特症,其肿块大多为单发或多发,多为边缘不整,坚硬,少数可如橡皮样硬,早期能推动。乳腺癌病人约30%有疼痛感,多为钝痛,当肿瘤侵犯皮肤时,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点,称为“酒窝征”,随着肿瘤继续发展,可出现皮肤变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