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大部分不甚确切,IFCC建议命名为“连续监测法”,不用目前广为流行的“动态法”术语。其原因是目前测酶活性浓度方法都是基于化学反应。图17-6是一个典型的化学反应过程。图17-6 动态和平衡概念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整个反应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二...
...1.纠正酸重型患者在输注541溶液的基础上尚需根据co2结合力情况,应用5%碳酸氢钠酌情纠酸。 2.纠正低血钾补液过程中出现低血钾者应静脉滴入氯化钾,浓度一般不宜超过0.3%。轻度低血钾者可口服补钾。 3.纠正和心力衰竭少数患者经补液后...
...用于多种外周神经痛的治疗。治疗癫痫时,需长达数年用药,临床只能根据癫痫是否发作判断疗效。现已确定,苯妥英钠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中常见的小脑-迷路症状、精神异常、多种抽搐等毒性反应,以及牙龈增生等,都与血药浓度相关。苯妥英治疗血清浓度参考范围...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二)快速推入平衡溶液及其他扩容剂 使血压上升,等待输血。(三)大量、快速或加压输血 输血量一般较大(3000~9000ml),特别在开初几小时内,其速度可达100ml/min。(四)在输血同时应作有关检查 如X线摄片...
...近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中医药科学数据建设专家咨询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刘德培、王永炎、李连达、程书均、张伯礼等院士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出席了研讨会。 专家们在会上介绍了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背景、性质、项目来源、目标、作用和已经...
...1886年范特荷甫(van’t Hoff)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一条规律:对稀溶液来说,渗透压与溶液的浓度和温度成正比,它的比例常数就是气体状态方程式中的常数R。这条规律称为范特荷甫定律。用方程式表示如下:πV=nRT或π=cRT(1-5)式中...
...补液一般计算式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注:此式适合于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病人继续补液对症治疗。肉眼血尿消失时间为12~48小时,镜下血尿消失时间为3~4天。随访3~10个月,未发现血尿及肾功能异常。 头孢拉定引起血尿的原因,有人认为与其化学结构有关,在7位C原子的取代中有羧基基团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
...代表性的产品是该公司70年代出品的BME系列。其后许多国家不同的厂家陆续改进,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而使血气分析仪更加完善,更加自动化。目前血气分析仪型号虽然很多,然而都是测定血液pH、PCO2和PO2三项基本数据,再参考Hb及体温的数据计算出...
...以1升溶液中含有溶质的摩尔数来表示的浓度。摩尔浓度(摩/升)=溶质的物质的量(摩)溶液的体积(升)按照法定计量单位,应采用“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摩/米3或摩/升。习惯上沿用摩尔浓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