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平等)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损害多见。尽管药物性肝病的临床和病理表现变化较多,但急性药源性肝病最基本的改变是血清ALT活性的升高,只是根据肝损类型(肝细胞型、淤胆型和混合型)升高幅度不同。钱又宏等报道的41例急性药物性肝病多数为肝细胞损伤型...
...山梨醇脱氢酶(SDH)又称艾杜醇脱氢酶(Iditol dehydro-genase,ID),能可逆地催化D-山梨醇氧化为D-果糖。人体内此酶主要分布于肝脏,肾、脑、心、脾等组织中含量极少,血清中此酶活力很低,如酶活力升高,强烈提示肝损害。...
...单克隆丙球病。 20%~84%的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到GM1抗体,其中20%为单克隆,其余为多克隆。推测CIDP和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与单克隆丙球病周围神经病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
...血钙下降)。腹腔内有混浊恶臭液体,液中含有大量胰酶,吸收入血后各种酶含量增高,具有诊断意义。两型间无根本差异,仅代表不同的病理阶段。轻型较平稳、死亡率低,重型者经过凶险、并发症多(休克、腹膜炎、败血症等)、死亡率高,甚至可在发病数小时死亡。...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或GPX)是体内重要的自由基捕获酶之一。研究表明,自由基与肿瘤发病密切相关,GSH-Px不仅具有清除自由基和衍生物的作用,还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增强机体抗氧化损伤的能力。GSH-Px还参与前列腺素(...
...仅就形态结构的梯度变化叙述,有关与糖、蛋白质、脂类、药物代谢等“梯度变化”将在有关章节叙述。 多种哺乳动物肝脏的实验证明,肝小叶(或肝腺泡)的梯度差异与血液循环关系密切,也与肝脏的血流动力学、氧、营养供应及微循环有关。一般认为和肝腺泡类似。...
...脂肪酶(LPS)主要来源于胰腺,为一组专一性不高的酶。此酶只作用于油和水的界面,反应速度和底物乳剂中颗粒大小有关。颗粒愈小,接触表面积大,反应速度快,而乳剂中底物浓度高低关系较小。因此,配制一个均匀而能长期保存底物乳剂是方法中一个很重要而...
...病理生理变化:失水多于失钠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血清钠浓度>150mmol/L,正常血清钠浓度为135~145mmol/L,占血浆阳离子的92%,总渗透压的90%,故血浆钠量对渗透压起着决定性作用。 缺水程度不同,症状宜不同,一般将高渗...
...醛缩酶(ALD或ALS)系果糖-1,6-二磷酸D-甘油醛-3-磷酸裂解酶。ALD广泛分布于各种动物组织中,其中以骨骼肌的活力最高,脑、心肌、肝次之,血清最低,红细胞中该酶活性比血清高15倍。ALD测定主要有比色法和酶偶联法。 血清ALD...
...根据国际生化联合会(IVB)采纳的酶学委会(EC)提出的系统命名及系统分类将酶分为6大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裂合酶、异构酶、水解酶。α-葡萄糖苷酶为水解酶的一种。测定酶类是临床生化检验中常做的项目之一。 血清或血浆[20]: 习惯单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