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有出血、血栓形成引起的症状和体征,脾大。 血小板计数:>1000×109/L。 血片中血小板聚集成堆,可有巨大血小板。 骨髓增生活跃及以上,巨核细胞增多,体大,胞浆丰富。 应除外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及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 实验室...
...rhTPO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ITP(病程>6个月,正规糖皮质激素+达那唑、免疫抑制剂治疗或脾切除无效,血小板计数<30×109/L),近期有效(血小板升至50×109/L或较原水平升高30×109/L以上)率为85.3%(70/82例)。该...
...血小板减少。这一现象在体外已得到证实,故可认为是一种免疫复合体病。另一种理论认为,感染因素改变了血小板膜的结构,使其具有抗原性,致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抗病毒抗体对血小板膜抗原有交差免疫反应。这些假说尚待证实。慢性型患者中...
...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血小板计数、病程长短及预后将本病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着不同。...
...血小板可恢复正常。 五、血小板生成素缺乏本病是由于先天性促血小板生成素缺乏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本病多为遗传性,婴儿期开始有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减少,巨核细胞数量正常,形态及结构无特殊变化。 六、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本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周期性...
...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bocythemia)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是指外周血液中血小板数量超过正常血小板计数的上限400×109/L。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
...生成减少或破坏过多所致。血小板计数低于五万(50000/立方毫米)以下,即有出血倾向,急性型以儿童为多见,慢性型则以成年女性为多。近代认为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血液中带有存在破坏血小板的抗体。本病中医属紫癜,虽有湿热为患的情况,但仍多以虚为...
...充分认识到应用肝素治疗诱发血小板减少的潜在可能性,经常复查血小板计数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可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复查血小板计数为68×109/升,停药后改青霉素治疗,3天后血小板计数升至正常;有的用药前血小板为180×109/升,用药10天后降至49×109/升,停药后对症治疗,血小板逐渐恢复正常;有的出现四肢、颜面、颈部瘀斑、瘀点,合并鼻衄、口腔...
...1、由于本病血小板减少是继发性的,所以治疗原发病很关键,常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血小板计数得到相应的改善。 2、本病的病因错综复杂,可由中毒、药物过敏、感染、自身免疫、血脂异常、遗传因素等,帮西医尚无特殊疗法,早期应用中医疗法实属必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