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提纲_《医医小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仲景《伤寒》书,乃统治外感之书,非专治风寒者也。六经分明,寒温疫三证,均晓然矣。兹录提纲于下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痛,项强,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耳聋。太阴之为病,腹痛,自利,时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ixiaocao5419/252-6-0.html

明辨外感内伤 拓展经方应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祛邪。即使虚劳篇中,用药也以辛甘合化酸甘合化阴阳合化为主,而非直接用补。 当然伤寒之中有万病,经方可以统治百病,这是临床事实。但是,正本清源,张仲景著作中的经方,以及经方所承载的理论六经辨证,确实是主要针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669.html

什么是六经辨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少阴病、厥阴病两大类,分别从邪正斗争关系 、病变部位、病势进退缓急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并作为指导治疗的种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论治方法,是东汉张仲景《素问·热论》所谓"伤寒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01.html

懂得 更知_【中医宝典】

...——读《实用中医禁忌学》有感 周超凡 中国中医科学院 肆无忌惮,人间灾难,该书卷首引归元大师这一句话,初听之,危言耸听,细思之,诚哉斯言!人类生活大自然中,如果百无戒忌,那是非常危险的。 阴一阳之为道,同样, 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287.html

伤寒的研究、总结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阶段的含义,三阴三阳病之间并不一定依次逐一传递。因证立方、见证用方的论治原则《伤寒论》中的六经辩证相当灵活。三阴三阳每病都可有多种不同的证候表现,而同一证候表现又往往可以出现不同的病中。然而,《伤寒论》中证的对应关系...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81.htm

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论方证对应的科学内涵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经方治病是先辨六经、八纲,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而治愈疾病,故其理既涵八纲,又括六经 方证对应非简单的对号入座 方药证的对应 其实《伤寒论》397条(法)、112方证,加上《金匱要略》约合260余方证,都是讲方证对应之道。每个方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186.html

文心雕龙·辨骚继承创新 ——《文心雕龙》枢纽之一

...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通变》,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就能写出采如宛虹之奋鬐,光若长离之振翼《通变》的颖脱之文。 刘勰还其它文章中多次谈到有关继承创新的问题,这里就不再赘述。 《辩骚》辩明有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1963.html

先秦诸子中医药源起_【中医宝典】

...河南夏邑县,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战乱,从宋国今河南商丘夏邑县逃到了鲁国。今天夏邑县城郊还有孔子还乡祠先秦诸子中,对医学特别是对《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思想,影响最大的是道家和杂家的著作。 老庄的养生思想对中医 养生学产生了根本影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796.html

中草药化妆品中的应用_【中医宝典】

...中草药化妆品的研制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草药化妆品的类别。第一类为传统型中草药化妆品,确切的是指中国历代医家编着的医书收录的古代化妆品配方或民间流传的美容密方,如《普济方》第52卷列有泽面面膏澡豆等配方,隋代有中药化妆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2556.html

载记第十四 苻坚王猛苻苻朗_《晋书》

...愿厉兵积粟以待天时。群臣各有异同,庭议者久之。坚曰:所谓筑室于道,沮计万端,吾当内断于心矣。群臣出后,独留苻议之。坚曰:自古大事,定策者一两人而已,群议纷纭,徒乱人意,吾当汝决之曰:岁镇斗牛,吴、越之福,不可以伐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6304.html

共找到888,8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