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事记97年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工业国有重点企业(50强)行动计划。 12月 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国务委员彭佩云、宋健及18部委的领导听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科委等共同起草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并表示支持。国家计委将此项目列为“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12...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84.html

40项针灸技术 作为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医药大会期间将举行“针灸与人类健康”的卫星会议,就针灸镇痛、针灸立法、针灸标准和规范、针灸教育与培训等展开讨论。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将和中国针灸学会一起承办这次卫星会议。据了解,截至今年9月25日,已确定有19国家和地区300余名代表将参加...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69.html

民族医药巡礼之二:苗医药_【中医宝典】

...妙手回春”等锦旗是对文明昌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的称赞。 在他的努力下,黔南州苗医药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他主编的《黔南苗医药》获2006年黔南州科技二等奖;他领导的黔南民族医药研究所有7专科专病诊室,成为“全国民族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单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933.html

第六章 医药理论和治疗方法概述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传统医学之林! 第一 天人自然观--阴阳为本,三气同步44 第二 生理病理观--脏腑气血骨肉、谷道水道气道、龙路火路45 第三节 病因病机论--毒虚致百病46 第四 诊断方法--重视目诊,多种诊法合参47 第五 治疗原则--调气解毒补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14.html

第三章第一医药的萌芽_【中医宝典】

...医药一样,源远流长。 火的使用,为壮医灸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促成了壮医灸法的萌芽。人们在烤火取暖时,有时会发现某些疾病减轻甚至消失,经过无数次的经验积累,壮族先民便逐渐认识到火灸的治疗作用,故壮医灸法应是伴随着壮族先民对火的使用而产生和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94.html

将络病研究深入下去 访河北医科大学医药研究院院长吴以岭教授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e# 有人说中医经络学说中的经脉和络脉犹如江河与溪流。经脉像大江大河,数量和循行路线固定,贯通绵延全身;络脉则如小河溪流,虽然细小,但纵横交错,网络周身。经脉是主干,络脉是支流,二者沟通连接,内联脏腑,外络肢,通行气血,灌溉全身,形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74.html

回族医药破冰前行_【中医宝典】

...让人振奋的是,从这些现代化厂房和自动化设备里走出来的,将是古老的回药! 伊正公司董事长杨柏涛介绍,这一项目由国家药监局指定设计单位武汉医药工业设计院承担,自2004年5月动工至今,该厂已完成投资860余万元,动力车间、饮片生产车间和前提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22.html

湖北近4千种药用植物8成未开发 药企争食药源地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射干、天麻等,产量都非常大,供应比较稳定。 另一让人振奋之处,是湖北独一无二的医药文化资源。以医圣李时珍的故乡蕲春为例,当地从唐朝开始就有官办的医药教学机构,至宋、元、明、清,蕲春更是闻名全国的药材产地和集散地。一千多年的医药文化熏陶,使...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735.html

医药知识的积累(秦~隋)_【中医宝典】

...壮族医药起源于原始社会,于先秦时期开始草创萌芽,经过汉魏六朝壮族民众防病治病的长期实践,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的经验,初步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壮族医药 第一 早期农业对壮医药的促进作用(1)26 第一 早期农业对壮医药的促进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81.html

第二章 第四 壮族民俗特色与壮医药的关系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追根溯源 , 探讨其与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壮族医药与壮族地区的民俗有密切的关系 , 如前所述 ," 信鬼神 , 重淫祀 " 是壮医巫医合一或医巫并存的根源。此外断发、文身、服色尚青、鼻饮、喜食生猛、居干栏、捡骨重葬等民俗 , 亦与壮医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06.html

共找到759,8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