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可用下列基本通式表达:dC/dt=kCn。C为血药浓度,常用血浆药物浓度。k为常数,t为时间。由于C为单位血浆容积中的药量(A),故C也可用A代替:dA/dt=kCn,式中n=0时为零级动力学(zero-order ...
...抗菌作用,且对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及某些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近年新发展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菌活性 抗菌活性是指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一般可用体外与体内(化学实验治疗)两种方法来测定。体外抗菌试验对临床...
...蒸发速度快,容易形成多孔性,产品的复水性好,泡茶时内容物易溶出。 微波在茶叶杀虫和防霉中的应用茶叶在贮运过程中易生虫,在黑茶的渥堆过程中也常发生昆虫污染的现象。过去常用药物熏蒸的杀虫方法,但存在药物残留的问题。采用微波处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杀虫...
...日前记者在长沙召开的国家科技部“863”高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会议上获悉,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阳德教授领衔研究的“纳米药物载体治疗人体恶性肿瘤技术”已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预计该技术将于明年投入临床应用。 据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
...研究的基本困难在于药效物质基础不明。以往人们利用色谱、光谱等技术,寻找中药中的化学成分,研究其结构、性质、组成,从而揭示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在中药的现代研究中取得了很多卓越的成就。但所谓的“活性成分研究”,只是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在测定结构之后...
...SCN)3的红色化合物,进行比色,定量标本中Cl-的含量。该法测定时,血清中其他因素如F.Br和I也可以起反应,其量少于1mmol/L,故可忽略不计。某些药物及胆红素均对其有影响。这种比色法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并可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批量测定...
...核酸的序列分析,即核酸一级结构的测定,是现代分子生物学中一项重要技术。目前应用的两种快速序列测定技术是Sanger等(1977年)提出的双脱氧链终止法及Maxam和Gilbert(1977年)提出的化学降解法,其中双脱氧链终止法是目前应用...
...血糖测定一般可以测血浆、血清和全血葡萄糖。由于葡萄糖溶于自由水,而红细胞中所含的自由水较少,所以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或血清低10%~15%,且受红细胞比容影响。一般来说用血浆或血清测定结果更为可靠 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
...剂量增大而减少。药理学书籍收载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是在常用剂量范围内对正常人测定的数值。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可逆性的,结合后药理活性暂时消失,结合物分子变大不能通过毛细管壁暂时“储存”于血液中。上述反应式中纵向虚线代表毛细管壁,在吸收过程...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这就是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由于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在药理学研究中更常用浓度-效应关系(concentration-effect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