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中药汤后经常恶心呕吐的对策_【中医宝典】

...相合(热性则热服、寒性宜冷服)的前提下,服药易致呕吐者可尽量采用冷服或温凉服。 (2)少量多次服药:中药煎剂每次服药量多较大,往往非一口即能吞下,故而药液在口腔内停留时间较长、与舌部接触较多(舌为引起恶心的主要感受器),易于引起恶心反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3775.html

中药的药性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此外,还有...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767.html

愈病论_《医学源流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亦有之,暑气触秽亦有之。或见此症,而饮以生姜汤,如果属寒,不散寒而用生姜热性,至寒气相斗,已非正治,然犹有得效之理。其余三症,饮之必危。曾见有人中暑,而服浓姜汤一碗,覆杯即死。若服紫苏汤,寒即立散,暑热亦无害。盖紫苏性发散,不拘何症,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160-7-22.html

蒲松龄的“药性梆子戏”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著名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医药科普作家。 公元1704年,山东淄川一带发生旱灾。蒲松龄目睹百姓贫病交加的悲惨情景,不顾年老多病,四方奔走,搜集了许多流传民间的中药方,写下了《崇书》、《药性》、《草木传》等著名的医学科普作品。这些书中详细...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54.html

土鳖虫 《伤寒杂病论》中的虫类 1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疟母”的鳖甲煎丸,治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的大黄 虫丸,治产后腹痛的下瘀血汤及疗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的土瓜根散。其功用,《长沙解》云其“消癥而破瘀也”,《本草通玄》谓其“破一切血积”,《药性论》言其“破留血积聚”,《本草纲目》称其“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717.html

玄胡索_《珍珠囊补遗药性》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玄胡索,味苦辛,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阴中之阳也。其用有二∶活精血,能疗产后之疾;调月水,亦主胎前之症。以上凡九十品,品各以短章。既明以升降浮沉,复主以君臣佐使。或一味而内外兼攻。名系阴阳表里。或一物而生熟互异,更分暑湿风寒。辞简意周,...

http://qihuangzhishu.com/877/115.htm

中药的性能四气_中医知识_【中医宝典】

...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习、运用、研究中药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玫理论知识。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毒性等内容。 四气 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药物的寒、热、祐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shi/b35022.html

中西药合用的几种模式(四)_【中医宝典】

...四、用中医理认指导用西药——西药中化 所谓西药中药化就是给西药以中化的基本内容,即归纳总结出它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功效、禁忌等,在中医药辨证施治等理论指导下供中医临床使用。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同一物质可以有多同的属性,我们可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899.html

愈病论_《医学源流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亦有之,暑气触秽亦有之。或见此症,而饮以生姜汤,如果属寒,不散寒而用生姜热性,至寒气相斗,已非正治,然犹有得效之理。其余三症,饮之必危。曾见有人中暑,而服浓姜汤一碗,覆杯即死。若服紫苏汤,寒即立散,暑热亦无害。盖紫苏性发散,不拘何症,皆...

http://qihuangzhishu.com/160/81.htm

夷坚丁志卷六 僧化犬_《夷坚志》

...陈茂秀才.建阳人.工为文.聚徒数十人于开福寺地藏院.院僧德辅.能诵孔雀经.主持水陆戒律颇严.陈之徒扰之已甚.稍不副其欲.浸润于陈.陈遂撰德辅白昼化犬.播于外.其隔联云.饥噬米糠.几度寻思于食.冷眠苕帚.这回抛弃于禅床.阖邑士民.惊而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8149.html

共找到766,1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