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韻會》頻脂切《正韻》蒲麋切,𠀤音陴。《說文》土藏也。《徐曰》脾主信藏志,信生於土。《白虎通》脾之爲言裨也。《韻會》文子曰:脾爲風。《淮南子·精神訓》脾爲雷。《釋名》脾,裨也。在胃下。脾助胃氣,主化穀也。《禮...
...泻黄散(又名泻脾散) 【出处】《防风(120克) 【功效】泻脾胃伏火。 【主治】脾胃伏火证。目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 【用法】上药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至二钱(3-6克),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
...目录 《外科枢要》参耆补脾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科枢要》:参耆补脾汤【别名】参术补脾汤【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黄耆(炒)2钱5分,茯苓1钱,陈皮1钱,当归1钱,升麻3分,麦门冬7分,五味子4分,桔梗6分,甘草(炙)5分。【...
...目录 《保婴撮要》和肝补脾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保婴撮要》:和肝补脾汤【处方】人参5分,陈皮5分,川芎5分,白术7分,茯苓7分,芍药7分,柴胡3分,甘草(炙)3分,山栀(炒)4分。【功能主治】小儿风热疮疹,脾土不及,肝木太过。【...
...目录 《古方汇精》参术和脾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古方汇精》:参术和脾饮【处方】西党参3钱,于术(酒拌,土微炒)1钱5分,银花1钱5分,橘皮1钱,嫩桑芽7粒(无芽用叶)。【功能主治】杜痘后诸患。主【用法用量】上与生地益阴煎相间服之...
...目录 《杂病源流犀烛》凉血清脾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杂病源流犀烛》:凉血清脾饮【处方】生地黄 当归 黄芩 白芍 连翘 防风 薄荷 石菖蒲 甘草【功能主治】凉血清脾。治脾经有热,舌头肿痛流血。【用法用量】水煎服。伤酒,加青黛;伤...
...胜,轻而侮之。”正常情况下脏腑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以维持机体的“阴平阳秘”。如肝主升而归属于木,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存在木克土的关系。正常的“木克土”是维持机体平衡的重要环节,但木太过或土不及,这种平衡就会遭到破坏。木过于强盛,则克土太过...
...脾脏图(图)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居脊之第十二椎.掩乎太仓.(胃)主裹血.温五脏.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
...目录 《杨氏家藏方》沉香磨脾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杨氏家藏方》:沉香磨脾散【处方】沉香1分,人参(去芦头)1分,丁香3分,藿香叶(去土)1两,檀香半两,甘草(炙)半两,白豆蔻仁半两,木香半两,缩砂仁半两,白术半两,肉桂(去粗皮)...
...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胆,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为此诸病。(踝,湖瓦切)此言脾经脉之行,乃为第四经也。核骨,一作 骨(俗之孤拐)。足根后两旁起骨为踝骨,腓腹为 ,髀内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