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_《诀乳海》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无思虑.三均呼吸.定其气.四轻于皮肤之间.探其腑.五微重于肌肉之间.取其胃气.六沉于骨上.取其脏.七察病患息.数往来.是为七之法也.今所谓九候.非古之所谓头候天地人.手候天地人.足候天地人九候也.乃寸取浮中沉.关取浮中沉....

http://qihuangzhishu.com/928/5.htm

正确认识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半身是生鱼脍”,太守病自此而愈。《奉贤县志》、《松江府志》载:明时松江(今上海)名医姚蒙,精太素,“言人生死每奇中”,时江南巡抚邹来学有病召姚医治,毕曰:“大人根器(阴茎)上别有一窍,常流污水,对否?”邹大惊:“此吾隐疾,事甚秘,...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775.html

八段锦_《诀刊误》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第一.平铺三阔.(初持时.不必便寻三部.且阔铺三.从尺外臂内.稍稍挪上探摸.要知皮肤端的.方可诊候三部.十三难曰.数.而尺皮肤亦数等语.古人先诊视三部.然后参以尺皮肤.尺皮肤者.第三部尺中外.臂肉内皮上也.此处不动脉....

http://qihuangzhishu.com/943/64.htm

诊脉部位和方法_【中医宝典】

...之一。现在切脉部位使用最多的是寸口法。 (二)诊脉方法 医生诊脉的指法十分重要,正确运用指法可以获取比较丰富的脉象信息。诊脉指法要领概括为三平齐、中指定关,食指定寸,无名指定尺,以目按脉脊,指法有举、按、寻、总按、单等。 三平齐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4.html

中医六大误区_【中医宝典】

...“盲人名医”,才是真正的高悟性人才吗?绝对不是! 勤求己过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当学而无绩,则责己之过,很少怀疑所学非。其实学难有收获,关键在于古今传习理法尚不完善,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一:对"平人脉象"论过于侧重于脉象的变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93.html

里的误区_【中医宝典】

...中医以三,从患者的脉象中诊断病情,经过长期的医学实践已证实其科学性。但随着一些中医师西化,及一些患者对的神化,常常对认识存在着误区。 一是有些中医,自我贬低中医。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理论学而不精,认为切脉只是象征性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907.html

诊脉部位和方法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难经》对此有较详细的论述,到晋代·王叔和编著的《脉经》,对的理论作了较完整的整理。迄今仍是中医临床诊病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现在切脉部位使用最多的是寸口法。 (二)诊脉方法 医生诊脉的指法十分重要,正确运用指法可以获取比较丰富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7.html

_【中医宝典】

...正常脉象 正常的脉象,亦名常,又称平脉或缓。常脉脉象从容和缓,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律均匀,一息(一呼一吸)脉搏四或五至,每分钟约60~90至,且应有力。中医认为常脉一般都有胃气(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神(至数来去清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4.html

指法主病_《诀乳海》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六紧者.阳也.下寻.三关通度.按有余.举甚数.状若洪弦曰紧.主风气.伏阳上冲.化为狂病.紧者.阳木也.何为阳木.以其带弦长也.下寻.三关通度.道长矣.按有余.邪气有余也.举甚数.热邪在阳分也.状若洪弦者.洪为阳明.弦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ruhai/928-7-8.html

芤脉指法主病_《诀乳海》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二芤者.阳也.下寻.两头即有.中间全无曰芤.主淋沥气入小肠.二芤者.阳火也.何为阳火.小肠火也.离为火.其象中虚.故指法曰.下寻.两头即有.中间全无.离象也.盖以丁火.阴火也.主手少阴.丙火.阳火也.主手太阳.手太阳.小肠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ruhai/928-7-4.html

共找到465,57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