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与色学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对色提出始于《内经》,《内经》有“色诊法”、“色尺诊法”提出,虽然《内经》对色、各有专门论述,并且亦有四专论,但《内经》既然以经络为特点,经络中色诊和又为主要内容,因此色诊与关系相当密切,往往相提并论。 ...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49.html

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为脉象诊察方法。 【】 脉象诊察方法。又称“切脉”、“按脉”或“持”。检查者以食、中、无名三指指端切按被检查者桡动脉寸口部,探查脉象变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27.html

指法之其他指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除了上述常用指法外,尚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指法。如《重订家直诀》中即载有“侧指法、挽指法、辗转指法、俯仰指法”等等,并一一作了说明。 其曰:“病者气口处骨肉不平,须用侧指法;病者不能平臂而侧置,须用挽指法;俯仰者,三指轻重相畸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6.html

现代民间中医应具备临床技能_【中医宝典】

...补以“听、叩、触” 四是中医临床收集材料手段,不应有所偏废,尤其对和舌更当备加关注。和舌是中医特色和优势,临床很实用,是目前西医诊断手段所不能替代,应当加强学习,掌握应用。和舌单凭目前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知识是不够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46.html

临床意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在里,而脉象浮沉,常足以反映病位浅深,浮,病位多表;沉,病位多在里。疾病性质可分寒证与热证,脉象迟数,可反映疾病性质,如迟脉多主寒证,数多主热证。病变过程中,邪正斗争消长,产生虚实病理变化,而脉象有力无力,能反映...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7.html

要领之察独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邪论。善于察独者,必须具有真知灼见。为此,张景岳又将之独变,推广为医有独见,其曰:“既无独见,焉得确真?故命宝全形论日:众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是察病之秘旨,必知此义,方可言外有独。”这是强调神重要作用,而《脉理求真...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1.html

方法和注意事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不应为病态。 6.一般情况下,与症是一致,即症相应。但也有症不相应,甚至相反情况,此时应注意辨明真假,以决定取舍。...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4.html

合参之 问诊切诊_中医问诊_【中医宝典】

...类型等与疾病关系,针对妇女、小儿等不同对象,详察细辨。 问诊时切忌给病人以暗示和误导,尤其与情志病人交谈,“诈病”者假诉,要有所识别取舍。 切 切诊主要含、触诊两部分。 一、 非常重要,但切忌夸张到神秘不可捉摸程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a11998.html

主要学术思想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诊脉法,也有单独趺阳脉或少阴或少阳诊脉方法,这对于小同病证,采取不同诊脉方法,更能使法与临证紧密结合起米,对指导临床更为确切,实用价值又有所提高,总之,仲景法,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诊脉法,具有独到之处,既不同于《内经》对脉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9.html

妇人脉与小儿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1.妇人脉 (1)月经脉:妇人如无他病,左关尺忽洪大于右是月经将至;寸关脉调和而尺弱或细数者多见月经不利;妇人闭经,尺虚细涩者为精亏血少,迟脉弦涩者多为气滞血瘀。 (2)妊娠:已婚妇女月经停止,来滑数和缓者多为妊娠表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80.html

共找到953,1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