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问咳血,止从肺出,他无可言耶。曰肺不独咳血,而亦唾血。盖肺主气,气逆为咳,肾主水,水化液为唾。肾脉上入肺,循喉咙,侠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二脏相连,病则俱病,于是皆有咳唾血也。亦有可分别者,涎唾中有少血散漫者,此肾从相火炎...
...肺咳指咳时喘息有声,甚至咳出血的症候。 【肺咳】 指咳时喘息有声,甚至咳出血的症候。①因肺经病变,咳喘有声,甚则唾血之证。《素问·咳论》:“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因寒所致者,用麻黄汤;肺虚有火者,用泻白一物汤、人参补肺汤。...
...,烦满喘呕者,肺也。上气嗌干,厥胀者,心也。多饮数溲,夜卧则惊者,肝也。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者,肾也。四肢懈惰,发咳呕沫者,脾也。大抵显脏证则难治矣。又有肠痹、胞痹,及六腑各有俞,风寒湿所中,治之随其腑俞以施针灸之法,仍服发散等剂,则病自除。...
...属,令常服之。后来谢云,自服药后,积久之疾,一朝而愈,不复发矣。闻魏昆溟吏部,亦以劳饿得胁痛,无大病也。而医者投以枳壳、青皮破气之药,痛愈甚,不数日而殒。予故着之以为世戒。【诊】合腋张胁者肺下,肺下则居贲迫肺,善胁下痛。青色粗理者肝大,肝...
...《伤寒杂病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张仲景(张机)所著。至今流传有多种版本,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其中之一种。本书为清代桂林左盛德藏书、桂林已故老中医罗哲初手抄。一九五六年为其子、中医罗继寿献出。本书包括六经辨证、杂病辨证、...
...肺闭喘咳指肺气郁闭不宣,而出现发热、气急、咳嗽,甚至鼻翼煽动,颜面苍白,口唇发绀等的病症。 【肺闭喘咳】 此症多见于小儿,中医认为是外邪壅阻于肺,肺气郁闭不宣,而出现发热、气急、咳嗽,甚至鼻翼煽动,颜面苍白,口唇发绀等的病症。(类似肺炎)...
...肺痹为五脏痹证之一。 【肺痹】 五脏痹证之一。主要症状为恶寒、发热、咳嗽、喘息、胸满、烦闷不安等。由外邪闭阻肺气或因“皮痹”日久不愈,病情发展所致。《素问.痹论》:「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一说由于生活失于调养,精气内损,复感外邪...
...者,皆能致劳也,大约酒色成劳者多耳。”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认为致损之源有十一,即悲伤肺、喜伤心肺、思伤脾、淫欲邪思伤肾、恐伤肾、怒伤肝、惊伤肝胆;色欲过度者,多成劳损。劳倦不顾者,多成劳损;少年纵酒者多成劳损;疾病误治及失于调理者,病后多...
...凡男子之劳,起于伤精,女子之劳,由于经闭,小儿之劳,得于母胎,无不始于阴虚生热。然其源流,宜条列施治焉。有杂病久不愈,因积损成劳者,宜调营养卫汤。有思虑太过,郁损心脾而成劳者,宜归脾汤。有房劳伤肾,遗淋痿弱而成劳者,宜鹿胎丸。有饥饱伤脾而...
...因疟疾日久而使身体虚弱,将成虚劳,又称“疟劳”。或因多病劳损,气血两虚而患疟疾,均称劳疟。其特点为微寒微热,或发于昼,或发于夜,气虚多汗,饮食少进,或停止发作后遇劳即发。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