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释但见一便是,不必悉具——谈柴胡与少阳病的区别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少阳病位于表里之间,变化多端,邪易传变,病证多有夹,如果没有三个以上的主症出现,就不能贸然确定为少阳病而应用小柴胡汤,为什么呢?譬如说“目眩”,常以内伤为主,一症单独出现不足以反映柴胡病机;默默不欲饮食可出现在不少疾病中,单一出现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067.html

肝经湿热带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带下型之一。多因肝郁久而化热,犯脾,挟脾湿流注下焦,以致症见带下淋沥不断,色黄或赤白相兼,粘稠腥臭,乳胀胁痛,精神抑郁易怒,头晕目眩,口苦咽干,尿黄而少等。治宜泻肝清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或用白头翁25克、黄柏15克、苦参...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760.htm

脏腑病辨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由脏及脏,或由脏及腑,或由腑及腑等。凡两个或两个以上脏腑同时发病者,称为脏腑病。 脏腑病,并不等同于两 个以上脏器候的简单相加,而是在病理上有着一定内在联系且又相互影响的规律,如具有表里关系的脏腑之间,病则较为常见;脏与脏之间的病变...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82.html

痘出五脏形_《痘疹心法要诀》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痘出五脏主形,呵欠顿闷是肝经,肺咳嗽痰嚏涕,心惊烦面赤红,脾喜睡肢热利,耳尻俱凉是肾征,肝泡肺脓心赤小,脾大黄浅肾黑形。【注】痘疮之毒伏于五脏,故内出何脏,外即应之。如呵欠顿闷,此痘出肝经也;咳嗽有痰,喷嚏泣涕,此痘出肺经也;...

http://qihuangzhishu.com/818/5.htm

肝经咳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肝病犯肺所致的咳嗽。多因肝气怫郁,肝火犯肺;或肝经少血,肝气亏损,木燥火生所致。证见咳则两胁下痛,痛引小腹,或寒热往来,面色青,筋急(《症因脉治·咳嗽》)。《校注医醇剩义·咳嗽》:“肝经之咳,痰少胁痛,易怒头眩。”《丹溪心法·咳嗽...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758.htm

痫风脑充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陈××,年三十八岁,得痫风脑充血。 【病因】 因肝火素盛,又在校中任讲英文,每日登堂演说,时间过长。劳心劳力皆过度,遂得斯。 【候】 其来社求诊时,但言患痫风,或数日一发,或旬余一发,其发必以夜,亦不自觉,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545.html

疟痢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天津刘××,年三十二岁,于季秋患疟又下痢。病因 因需车孔亟,机轮坏处,须得急速收拾,忙时恒彻夜不眠,劳苦过甚,遂至下痢,继又病疟。候 其痢赤白参半,一昼夜十余次,下坠腹疼,其疟间日一发,寒轻热重,其脉左右皆有弦象,而左关独弦而有力。...

http://qihuangzhishu.com/513/572.htm

生姜泻心汤治本位的意义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中温寒清热补中脉象脉结代脉濡短脉虚浮细沉而数弦涩小数脉涩虚小备考理中丸中虚而脾胃湿, 此中虚而血液燥麦门冬汤肺气燥, 此肺气湿.麦门冬汤中虚甚, 此中虚不能补中.温肝经以补胆经之阳, 胆经阳足, 自能下降.小建中汤, 胆热不降...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657.htm

胁下疼胃口疼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胁下疼胃口疼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齐××,年五旬,得胁下作疼,胃口疼病。 【病因】 素有肝气不顺病,继因设买卖赔累,激动肝气,遂致胁下作疼,久之胃口亦疼。 【候】 其初次觉疼恒在申酉时,且不至每日疼,后浸至每日觉疼,又浸至无时不疼...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68.html

温病吐血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温病吐血 【病人基本资料】 沧州,吴姓媪,年过七旬,偶得温病患吐血。 【病因】 年岁虽高,家庭事务仍自操劳,因劳心过度,心常发热,时当季春,有汗受风,遂得温病,且吐血。 【候】 三四日间表里俱壮热,心中热极之时恒吐血一两口,急饮新...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46.html

共找到103,8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