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时期医案发展的成就和特点_【中医宝典】

...稍完,与承气两帖而安。苟不先补完胃气之伤,而遽行承气,吾恐病安之后,宁免瘦惫乎?”通过具体案例的论证,使读者对丹溪提出的论点有了深刻的理解。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宋金元时期方、论、药后附案资已相当普遍,自觉积累和利用医案作为论说佐证,以宣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99.html

我国古代对医案的研究利用_【中医宝典】

...叶案的著述,还有何书田的《杂要诀》,将叶氏治杂病的治法方药编成歌诀,以便诵读。叶天土医案在全国,特别是在江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清代医案中,柳宝诒的《柳选四家医案》影响亦甚大。该书选录清代名医尤在泾《静香楼医案》、曹仁伯《继志堂医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50.html

《孙文垣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又名《生生子医案》、《赤水玄珠医案》。五卷。明·孙一奎撰,其子泰来、明来同编。本书收载医案250余则。以经治地区分为三吴医案、新都医案、宜兴医案,所治病列有子目。孙氏精于辨证,治疗能融会前人学术经验,提出新的见解,每能启迪后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74.htm

序例_《集思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一予自弱冠受先大父庭训,即嗜读神农、黄帝、扁鹊、仲景诸圣之书。然《伤寒》、《金匮》有体有用,尤极心摹力追,每于无字无方处着眼。爰将平日所治各,自癸未至甲午,择其与经旨相发明者,辑为一卷,名曰:《集思医案》。其有不能发明经旨,虽能出奇制胜...

http://qihuangzhishu.com/1211/3.htm

医以通变称良——李东垣治虚人外感案赏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补中益气汤可以治疗虚人外感,这为历代医家所共识。读古今医案,见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虚人外感时,或用原方,或加大方中升麻、柴胡用量,或加用表散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载有一则虚人外感医案,叙明晰,用方恰当...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424.html

文采斐然的王孟英医案_【中医宝典】

...□ 王昆文 四川自贡市 每读王孟英医案,总为其光彩照人的文笔所折服。他不仅是一位温病学的代表医家,而且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就其医案之文采言,在我所阅读过的各家医案中可谓无出其右者。难怪有人题诗赠《归砚录》弁言中说:“余自失怙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797.html

厥阴肠游(急性痢疾)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江××,男,39岁。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乡,农民。【病史】1977年8月下旬,在田间劳动忽感全身难受,四肢发凉,头冒冷汗,腹痛肠鸣。旋即昼夜腹泻,下利频繁,夹脓带血。9月2日急来求诊。按厥阴肠澼论治,服药两剂痊愈。【诊治】每日下利十余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fanzhonglinliujingbianzhengyian/1036-59-0.html

一部生动的人情医案——校读《陆氏三世医验》之后_【中医宝典】

...□ 侯北辰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医案,相当于现在的病历,是一个医者日常对其患者病情及其看病处方全过程的记录。自2000多年前西汉名医太仓公难经》里所记载的断病生死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勇于坦陈自己治而不效的医案,这种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1087.html

《洄溪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清·徐大椿撰。初未刻印,1855年由王士雄根据抄本编辑并加按语刊行。所收医案以内科杂为主,治法灵活多变,随而施,并有不少独到的临床见解,对读者颇多启发。现存多种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9/960.htm

《洄溪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清·徐大椿撰。初未刻印,1855年由王士雄根据抄本编辑并加按语刊行。所收医案以内科杂为主,治法灵活多变,随而施,并有不少独到的临床见解,对读者颇多启发。现存多种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71.htm

共找到99,3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