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状名。广义指人体皮肤、五官的出血,如齿、皮、舌等,所以也称“衄血”。狭义指鼻出血,《诸病源候论·鼻病诸候》:“从鼻出者谓之衄。”也称鼻衄,或简称“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肝脉……大甚为内痈,善呕衄。”《素问·至真要大论》:“民病...
...病状名。广义指人体皮肤、五官的出血,如齿、皮、舌等,所以也称“衄血”。狭义指鼻出血,《诸病源候论·鼻病诸候》:“从鼻出者谓之衄。”也称鼻衄,或简称“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肝脉……大甚为内痈,善呕衄。”《素问·至真要大论》:“民病...
...大黄(图) 荷叶 槐角 黄连(图) 黄芩(图) 焦栀子 麦门冬(图) 念珠根黄芩 青黛(图) 球花马蓝 山白菊 山五味子 乌苏里黄芩 栀子(图) 中药主治:血热吐衄 地黄(图) 天门冬(图) 滋水 中药主治:血热吐衄黄连黄芩青黛 ...
...舌衄即血液从舌体渗出。 【舌衄】 即血液从舌体渗出。多因心火炽盛所致,也有因脾肾二经虚火上炎的。...
...舌乃心之苗.观小儿吐舌弄舌.木舌重舌.皆以去心经风火为主.则知舌衄.皆是心火亢盛.血为热逼而渗出也.治法总宜清泄心火.导赤饮.加黄连大力连翘蒲黄牛膝元参治之.舌肿胀.衄血多者.为火太盛.泻心汤主之.心烦神昏者.安神丸.加童便血余灰治之.夫...
...秦子曰∶牙衄者,即牙龈出血之症也。有两经分别,一主阳明肠胃,一主少阴肾经。若血来如涌,来势甚暴,来血甚多,此阳明牙衄之血也,有外感、有内伤。若血来点滴,来势缓慢,来血不多,此少阴肾经之血也,有内伤、无外感。以经络而论,有脏腑阴阳之别;以...
...热在表也,是经络热盛,阳气拥,重迫血妄行,衄乃自解,忌汗。不治证衄,头汗出,身无汗,死。及汗出不至足者死。发衄家汗,则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得 ,不得眠。少阴病,但厥无汗,强汗之,因致衄者,难治,名曰下厥上竭。...
...此证以血由心热而溢.泻其心之热.而血自安矣.如麻黄、桂枝治衄.寒邪郁其经脉.化热迫成衄也.故散寒邪.寒邪散则热解.热解则血不被迫而自安矣.此用泻心汤.正其义也.若济众方用大黄治衄血.更有生地汁.则是治热凉血.亦泻心汤类耳....
...目录 《四川中医》清火止衄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四川中医》:清火止衄汤【处方】炒黄芩10克,山栀10克,丹皮10克,生地12克,赤芍10克,侧柏叶10克,白茅根30克,水牛角(先煎)30克,炒牛膝6克,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
...目录 《刘奉五妇科经验》凉血止衄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刘奉五妇科经验》:凉血止衄汤【处方】龙胆草9克 黄芩9克 栀子9克 丹皮9克 生地15克 藕节30克 白茅根30克 大黄1.5克 牛膝12克【功能主治】清热平肝,凉血降逆。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