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无为哲学思想时代背景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事迹,最早见于《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但是老子生平行踪幽隐,而且他姓名与生卒时间都各有见解,没有定论。不过,我们最主要是根据他所流传下来言论来了解他思想精髓。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先世为宋国亡殷遗民,他本人移居苦县,苦现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0.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章评析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中说,“老子对当时许多现象看不惯,把众人看得卑鄙庸俗,把自己看得比谁都高明。而在表面上却故意说了些贬低自己的话,说自己低能、糊涂、没有本领,其实是从反面抬高自己,贬低社会上一般人。他在自我吹嘘、自我欣赏,最后一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2.html

老子名言_名人名言_【文学360】

...老子名言大全 老子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解释】意思是,可以说出道理,不是永恒道理;可以叫出名称,不是永恒名称。中国人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发展。 老子名言 2:“...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6.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七章评析

...先说“以奇用兵”。《道德经》不是兵书,但其中不排除有关于军事方面内容,这是我们在前面章节里已经说到问题。例如本章讲“以奇用兵”,实际上讲是军事问题。在老子观念中,用兵是一种诡秘、奇诈行为,因而在用兵时就要注意想奇法、设奇计、出奇...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9.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章评析

...在以前各章里,老子谈了自己政治理想和政治学说,例如静、柔、俭、慈、无为、不争等,这些都是合乎于道、本于自然主张。在社会生活当中应当是容易被人们所理解、易于被人们所实行。然而,人们却拘泥于名利,急于躁进,违背了无为原则。老子试图对人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3.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七章评析

...陈鼓应先生说:“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着这种规律(或原则),当可洞察事物真情实况。他认为心灵深处是透明,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明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情欲(情欲活动受到外界诱发就会趋于频繁)。老子...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9.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二章评析

...有的学者认为,“这一章可以看出老子对人民压迫斗争敌视”(《老子新译》)。当然,我们认为老子不希望暴乱,不管是统治者高压暴政,也无论人民反抗斗争都极力加以反对,这是因为暴乱将给社会造成严重灾难。那么,只要仔细加以分辨,我们就会得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5.html

老子·道经·第七章评析

...这一章继第五章之后,再一次歌颂天地。天地是客观存在自然,是“道”所产生并依“道”规律运行而生存,从而真正地体现道。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在老子观念中,所谓人道,既以天道为依归,也就是天道在具体问题上...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8.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八章评析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水赞美;二是“正言若反”。张松如说:“在世界上,弱能胜强,柔能制刚事例是不乏见。生活在春秋末年老子,他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许多大变化,看到了曾为天下共主周王朝由盛到衰演变,这不能不对他思想发生重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1.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八章评析

...任继愈先生认为:“老子承认求学问,天天积累知识,越积累,知识越丰富。至于要认识宇宙变化总规律或是认识宇宙最后根源,就不能靠积累知识,而要靠‘玄览’、‘静观’。他注重理性思维这一点是对,指出认识总规律和认识个别东西方法应有所不同...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0.html

共找到847,8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