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学史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人物评价、古典医籍、考古文物、学术思想等等。与会代表提出组建我国少数民族医史研究工作者自己的组织的要求,认为组织一个民族医史研究会的学术机构,对于促进我国民族医药学术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时机也已成熟。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当时成立全国性...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04.htm

卷七_《继》

...○畜兽虫鱼 李遵易,不知何郡人。无咎有跋《鱼图》,甚详。 侯宗古,本画院人。宣和末罢诸艺局,退居于洛。西京大内大庆殿御屏面升龙,杰作也。 郗七,不知其名,亦画院人。退居于洛,西京大内大庆殿御屏,皆拿云吐雾龙,比宗古有笔力。 郝章,汾...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6000.html

《六译馆医学丛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六译馆丛书》的一部分。廖平撰辑。刊于1913-1923年。作者辑录和收集了多种古典或古佚医籍,并对其中的不少著作内容进行了考释、整理和评注。包括《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杨氏太素诊络篇补证》、《黄帝太素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91/709.htm

《六译馆医学丛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六译馆丛书》的一部分。廖平撰辑。刊于1913-1923年。作者辑录和收集了多种古典或古佚医籍,并对其中的不少著作内容进行了考释、整理和评注。包括《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杨氏太素诊络篇补证》、《黄帝太素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81.htm

卷第二百一十三 四_《太平广记》

...表现,将一年中的八节四时准确无误地再现在屏风上面,真是妙到极点了。王宰的以山木火石著称于世,这是他中的珍品。 杨 炎 杨炎,唐贞元中宰相。(明抄本“相”字下有“出贬崖州”四字。)气标王韩,(明抄本“王韩”作“风云”)文敌扬马。松石山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732.html

医学遗传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_《医学遗传学基础》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遗传学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并迅速向医学各学科渗透。分析其原因是:1.遗传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传染病得到或基本得到控制后,遗传病的相对发病率正在增长。据估计,1岁以内的死因,先天畸形占首位;活婴中有遗传病者约占...

http://qihuangzhishu.com/956/4.htm

中医药学的文明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东方文化发展的特色形成的中国独特理论框架,及近现代西方科学的撞击及西医的传入,出现两个分明的层次,在东西方医学交汇中呈现复杂多态的状态。夏商西周时期医巫并存,在卜筮史料中记载了大量的医药卫生的内容,形成了医学的雏形。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整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5-1.html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_【中医宝典】

...的研究中的应用 对“证”的认识是中医学的核心问题。证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它包含着全身不同系统、不同组织及细胞、分子水平的综合变化。证的研究之所以没有突破性进展,笔者认为关键就在于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从而无法从指标的变化中认识其本质。在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814.html

免疫学在生物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_《医学免疫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免疫学与医学免疫学的发展及其向医学各学科的渗透,产生了许多免疫学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如免疫理学、免疫遗传学、免疫药理学、免疫毒理学、神经免疫学、肿瘤免疫学、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临床免疫学等。这些分支学科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生物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mianyixue/968-4-5.html

卫生部部长陈竺:中医有望对医学模式带来深远影响_【中医宝典】

...高层论坛上,对中西医两个医学体系前景提出的新观点。 ▲应逐步突破中西医学之间的壁垒 陈竺在北京香山举行的太平洋健康高层论坛上强调:科学家应逐步突破中西医学之间的壁垒,建立融中西医学思想于一体的21世纪新医学。这种医学兼取两长,既高于现在的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723.html

共找到89,6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