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_精气神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精气是指后天之精而言。 【精气】 通常是指后天之精而言,亦即充养脏腑的精华(包括饮食所化生的“营卫之气”),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但和肾本脏所藏的精气(即男女媾精的精气)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脏腑的精气充盈,肾本脏才有充盛的精液。...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345.html

平人绝谷_《灵枢悬解》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平人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无所壅碍,故气得上下,升降莫阻,清浊当位,则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然后精神乃居,不至飞走。神者,水谷精气之所化也,肠胃之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水谷之气,归于上焦,上焦输泄,此气出...

http://qihuangzhishu.com/1291/52.htm

平人绝谷_《灵枢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平人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无所壅碍,故气得上下,升降莫阻,清浊当位,则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然后精神乃居,不至飞走。神者,水谷精气之所化也,肠胃之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水谷之气,归于上焦,上焦输泄,此气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gshuxuanjie/1291-11-3.html

精气学说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精气学说,又称“元气论 ”,或“气一元论 ”,是研究精气(气、元气)的内涵及其运动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形成本原和发展变化的一种哲学理论。 它产生于先秦,成熟并广泛地研究和运用于战国末期至秦汉。经过后世贤哲的不断充实和发展,成为对中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80.html

神气精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大气谷气津气津血同源津液精气精神精血魄汗气气化气机气为血帅清气清阳、浊阴三宝神神明生气卫气涎唾形体血血脉阴液营营气营卫气血营血原气真气中气浊气浊气归心宗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enqijing-2712.html

津液病_中医辩证气血津液_【中医宝典】

...津液津液是人体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有滋养脏腑、润滑关节、儒养肌肤等作用。其生成、输布与排泄,主要与脾的运化,肺的通调,肾的气化功能有密切关系。 津液病辨证,是分析津液病证的辨证方法。津液病证一般可概括为津液不足和水液停聚两个方面。 ...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65.html

眼与气血津液的关系_《中医眼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杂病·七窍门》),所受精气尤其充足,故独能视物辨色。(二)推动作用由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息,才能推动精、血、津液等源源不断地运行上头,人目养窍。王肯堂谓之“目之经络中往来生用之气”为真气。真气冲和流畅,则目视精明;若有亏滞,则能引起眼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kexue/82-3-2.html

津液不足证_中医辩证气血津液_【中医宝典】

...津液不足又称津亏、津伤。是指由于津液亏少,全身或某些脏腑组织器官失其儒润滋养作用所出现的以燥化为特征的证候,由于津液不足多从燥化,故又属内燥证的范畴。津液不足的形成,有生成不足与丧失过多两方面的原因。脾胃虚弱,运化无权,致津液生成减少,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66.html

津液失常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辛燥之剂等引起津液耗伤所致。津液不足的病理变化,由于津液亏损程度不同,而有伤津和伤阴之分。津和液,在性状、分布部位、生理功能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而津液不足的病机及临床表现,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津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内则充盈血脉,润泽脏腑,外...

http://qihuangzhishu.com/44/118.htm

气和津液的关系_中医辩证气血津液_【中医宝典】

...气与津液的关系同气与血的关系很相似,主要表现在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和津能载气四个方面。 气能生津:津液来自于摄入的饮食物,而饮食物化生津液则依赖于脾胃之气。因此可以说,气是津液化生的动力。如果气虚,脾胃功能减弱,则可见津液不足之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73.html

共找到31,5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