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杞_七、妇人劳损,不忘调摄冲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之血,又总由阳明水谷之所化,而阳明胃气,又为冲脉之本也”。故妇人劳损,虽属脏腑气血阴阳虚损之证,但又有妇人固有特点,施氏循前贤论而施调摄冲任,是从二处着手:一是调血,二是调阳明。常合以当归养血汤、桃仁四物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来调治妇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hiqi/598-7-7.html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的故事_《丹医秘授古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等一些与现今所见中医诊脉之法不同的脉诊方法。因而我在讨论中医诊脉之法的发展演变时,将这些早期的诊脉之法统称为“古脉法”[廖育群:“汉以前脉发展演变之源流”,《中华医史杂志》,1990年第4期,第193页。]。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1248-3-0.html

养生要有平常心_【中医宝典】

...道生”等。 “卫生”是保卫生命;“养生”是养护生命;“厚生”是厚待生命;“摄生”是调摄生命;“道生”则是要求以上诸方面皆遵守一定的法度,就是《道德经》开篇明义的第一句话:“人地,地天,天道,道法自然。”大意是“人要遵循自然规律,自然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801.html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中医内科古称“疾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1-1.html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中医内科古称“疾医”、...

http://qihuangzhishu.com/76/2.htm

清热解毒不能滥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选方,是在立法前提下进行的,而立法又是在运用中医的辨证思维方法,进行确立证候的前提下进行的。依证立法,依法选方,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随证立,方从法出”的意思。清热解毒,一可用于外感热病病中毒热内盛的证候。如湿毒、温疫病程中,或风热疫毒攻...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672.html

中医治发烧三种退热_【中医宝典】

...中医治发烧常用的三种退热全公开 讲到发烧,恐怕每个人都有切身的体会。对发热的诊治,中西医学有不同的方法。但两者相比,中医诊治发热更富有特色。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在讲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来观察一种生活现象,如果我把一个高热的病人比作一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9683.html

中医常用内治八及施护:汗_【中医宝典】

...中医常用的治法较多,除了辨证立法,选用内服的方药之外,还有针灸、刮痧、贴敷、熏洗、割治等行之有效的方法。现论述按辨证论治常用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法及施护。 汗: 汗,亦称解表法。即通过开泄腠理,促进发汗,使表邪随汗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12.html

《用药禁忌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二卷。陆晋笙撰。作者以中医病证列目,叙述药物使用及生活、调摄、宜忌事项。可供中医护理的参考。本书有《(鱼孚)溪医述十五种》本。1921年绍兴医药学社出版单行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027.htm

《用药禁忌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二卷。陆晋笙撰。作者以中医病证列目,叙述药物使用及生活、调摄、宜忌事项。可供中医护理的参考。本书有《(鱼孚)溪医述十五种》本。1921年绍兴医药学社出版单行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83.htm

共找到447,1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