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宽针是在我国古代“九针”中的锋针、铍针、长针、大针等形状、规格及大小的基础上改革创新的一组6种不同型号的剑形钢针。 这种以小宽针针刺为主,拔罐、按摩为辅,集三种疗法之长,自成一体的综合疗法,称为“小宽针疗法”。小宽针疗法是根据祖国医学络...
...穴位注射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独特疗法。使用时,将注射针刺入穴位后,作提插手法,使其得气,抽吸无回血后再将药液缓缓注入穴位,从而起到穴位、针刺、药物结合的...
...0.1~0.3寸。用泻法刺激。不留针。用于热邪亢盛所致的鼻衄。方法2:选穴:鼻出血点。操作:针沿第一、二掌骨间横刺1.5寸~2寸。针感麻酸至拇、食指尖。资料: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介绍:鼻出血点治鼻衄效果较好。方法3:选穴:合谷操作:取对侧...
...二)治法 (1)选穴 脾俞、胃俞、中脘、天枢、章门、气海、足三里、鱼际、四缝。(见图8-2-1、图8-2-2、图8-2-3、图8-2-4、图8-2-5、图8-2-6) (2)定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在...
...劳宫,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五里、掌中、鬼路。属手厥阴心包经。荥(火)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一说在握拳屈指时无名指尖处(《太平圣惠方》)。布有正中神经的第二指掌侧总神经和指掌侧总动脉。...
...、中脘、合谷。(见图8-2-1、图8-2-2、图8-3-1) (2)定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合谷:第一、第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3)刮拭顺序 先刮背部脾俞...
...,范围由小到大,待患者觉疼痛、受限、障碍等不适感明显减轻(消失)即可起针,留针时每隔10分钟加强行针一次。一般情况下一次即可治愈,如没彻底痊愈者可连续施治2~3次,每日一次。 后溪穴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因该...
...,得温则痛减,患处无红肿发热感。 (二)治法 (1)选穴 曲池、手三里、外关、尺泽。 (2)定位 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见图3-4-1)。 图 3-4-1...
...定位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见图2-18-1)。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3-8-1]。 (3)拔罐方法 针刺后拔罐...
...疗法治疗一些疾病,立竿见影。现列举其临床治疗经验,或可窥其一斑。 内关治疗心绞痛、急性胃痛的经验手法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主治心、胸、胃等病症。定位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是临床常用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