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破伤风_【中医宝典】

...一旦发生破伤风,由于病情可能会变得险恶,所以常令人担心不已。但人们已经熟悉破伤风杆菌的习性,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在受伤后能避免该病的发生。 首先要正确处理伤口,包括使用3%双氧水清洗或湿敷伤口;通过无菌技术清创;并去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6559.html

谨防牲畜破伤风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伤口较深又有坏死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就形成了适合其生长繁殖的环境。该菌繁殖时会产生大量外毒素———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其中痉挛毒素毒力强,对神经有特别的亲和力,使肌肉呈现紧张性痉挛。破伤风梭菌耐煮沸,但在120℃高压蒸汽下经10分钟,10...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27.html

怎样自测“破伤风”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后引起的疾病。此病凶险,如不积极治疗则死亡率高。 破伤风杆菌相当顽强,一般消毒剂无效;又耐热,在日光不能直晒的土中可生存数年而毒性不减。破伤风杆菌分布极广,泥土、粪便中皆存在。当人体有伤口时,尤其是伤口受到污染时极易...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23.html

破伤风_【中医宝典】

...本病是破伤风杆菌所致的一种以肌肉阵发性痉挛和紧张性收缩为特征的急性疾病。起病急缓不一,轻重不同,一般有1-2周潜伏期,早期往往有全身不适,咀嚼不便,已愈合的伤口刺麻感、肢痈等,继而出现肌强直和肌痉挛。肌强直主要累及咬肌、腹肌、颈肌、背脊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6038.html

新生儿破伤风的原因_新生儿破伤风是什么引起的_查症状_【疾病大全】

...(一)发病原因 破伤风梭状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尘埃和人畜粪便中。其芽孢抵抗力极强,在无阳光照射的土壤中可几十年不死,能耐煮沸60min、干热150℃ 1h、5%苯酚10~15h,需高压消毒,用碘酒等含碘的消毒剂或双氧乙烷...

http://jb39.com/zhengzhuang-bingyin/XinShengErPoShangFeng340218.htm

破伤风_《古今医鉴》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而客袭之。渐而变为恶候。又诸疮久不合口,风邪亦能内袭,或用汤淋洗,或着艾焚灸,其汤火之毒瓦斯,亦与破伤风邪无异,其为证也。皆能传播经络,烧烁真气,是以寒热间作,甚则口噤目斜,身体强直,如角弓反张之状,死在旦夕,诚可哀悯。治法当同伤寒处治,...

http://qihuangzhishu.com/613/211.htm

马属动物破伤风的治疗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因为马属动物为的最易感动物,所以马属动物破伤风发病率高于其他动物。加之因笼头不当造成颈部勒伤,装蹄时造成蹄部钉伤、蹄角质发育不良发生蹄底刺创,使役过程中发生深部组织刺创,以及去势、外伤处置不当等而易引发本病。 (一)症状 典型的马属动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38.html

新生儿破伤风_新生儿破伤风症状、治疗和预防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七日风,脐带风,脐风,脐破伤风,四六风,锁口风 新生儿破伤风(tetanus of newborn)是由破伤风厌氧芽孢梭菌由脐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常在生后7天左右发病,临床上以全身骨骼肌的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为特征,故有“脐风...

http://jb39.com/jibing/QiFeng261857.htm

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内如何繁殖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是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内繁殖、分泌毒素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的持续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粪便之中,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创伤时其可污染深部组织,若伤口较深,又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398.html

破伤风的发病原因及其临床表现是什么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是一种外伤或产科接生后发生的特异性感染,由破伤风杆菌感染所致。此种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是革兰氏阳性厌氧性芽胞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是革兰氏阳性厌氧性芽胞杆菌。破伤风的发病,除了细菌毒力强、数量多、缺乏免疫力等因素外,...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383.html

共找到21,37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