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释名亦名信石、人言。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 气味苦、酸、暖、有毒。李明珍认为:辛、酸、大热、有大毒。 主治中风痰壅(四肢不收,昏愦若醉)。用砒霜一粒如绿豆大,研细。先以清水送服少许,再饮热水,大吐即愈。如不吐,可再服。休息下痢(病...
...砒石(宋《开宝》)【释名】信石、人言(《纲目》),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时珍曰︰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为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集解】颂曰︰砒霜不著所出郡县,今近铜山处亦有之,惟信州者佳。其块有甚大者,色如鹅子黄,明澈不...
...□〔《千》〕治暴热嗽方。杏仁 紫苏子(一升) 陈皮(一两) 柴胡(四两)上 咀,以水一斗,煮三升,分三服。□〔《山》〕暴嗽。白蚬壳洗净研细,粥饮下。□〔《本》〕治暴嗽。砒霜(一钱) 白矾(一两,飞过,细研)上先将砒霜安放茶盏内,却将白矾末...
...(宋《开宝》) 【释名】信石、人言(《纲目》) ,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 时珍曰︰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为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 【集解】颂曰︰砒霜不著所出郡县,今近铜山处亦有之,惟信州者佳。其块有甚大者,色如鹅子黄,...
...中药间配伍禁忌的一种说法。当一种药物受到另一种药物的抑制,而出现毒性或功效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称为相畏。据文献记载有十九种药物相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
...出信州,故又名信石苦辛大热,大毒。色白有黄晕者名金脚砒;炼过者曰砒霜。色红者最劣,不堪入药。畏绿豆芽、茶、冷水,入药醋煮用,或与芽茶同用,或与浸湿生绿豆仁同研,以杀其毒。中其毒者,以生羊血解之,冷水多灌亦解,若犯火酒,必不可救。发明 砒霜...
...一舆夫外 皮如蛀孔.以数千计.似疮非疮.奇痒难忍.连年不愈.每至夏秋则甚.春冬则瘥.就余治之.见其状似有虫.但方书无此治法.惟思癞头年久生虫.有用砒霜煮蛋杀虫一法.遂借治之.用鸭蛋两个去壳.入砒霜末二钱搅匀.加葱用猪脂熬至香气.乘热盖覆...
...治肠风泻血,兼疗痔漏。龙脑 麝香 滴乳香 雄黄 密陀僧(以上五味各一钱) 砒霜(半分) 朱砂 阿魏(一分) 安上乳香,安息、阿魏,以热水浸之通软,用大碗,中以乳石研令细,其有龙脑,麝香、朱砂、密陀僧、雄黄都研为末,其砒霜入绿豆粉二两同研,...
...一舆夫外 皮如蛀孔.以数千计.似疮非疮.奇痒难忍.连年不愈.每至夏秋则甚.春冬则瘥.就余治之.见其状似有虫.但方书无此治法.惟思癞头年久生虫.有用砒霜煮蛋杀虫一法.遂借治之.用鸭蛋两个去壳.入砒霜末二钱搅匀.加葱用猪脂熬至香气.乘热盖覆...
...人为百药所中伤。其脉洪大者生。微细者死。又曰。洪大而迟者生。微细而数者死。大凡百毒所中。用甘草绿豆水煎服之。能解百毒。一方。宜多灌香油为最良。一治信毒水粉山砒霜。及一切杀人之毒。巴豆壳(壮者十四个弱者七个) 花椒(去目五分) 甘草(五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