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肺脏受邪之后,失去输布津液功能,致聚液成痰,壅阻于肺,出现痰盛气逆,喘咳等症。临床上分为“痰热阻肺”和“痰湿阻肺”,各详该条。 ...
...久病伤阴,或外邪袭肺,耗伤肺阴,虚火内生,灼伤肺络而成本病。 5 瘀血阻肺 以上几种病因致病日久未愈,均可导致肺气阻塞,血行滞涩,稠粘成瘀,而致瘀血肺,加重病情。 西医 1 支气管腔内的感染和阻塞 支气管扩张绝大多数是由于支气管的感染和阻塞...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则瘀血导致继发性血虚;瘀血阻络,血行不循常道而外溢则引起出血;痰瘀合邪,结久成积则形成癥瘕;气、血、水三者关系失调,血瘀气滞则水停又可形成水肿。此外,血瘀导致气滞、气滞又加重血瘀,所谓气病及血、血病及气,二者互为病理因果关系...
...(《素问·脉要精微论》)帝曰∶病成而变何谓?(成言病之本,变言病之标,标本不同,是谓之变。)岐伯曰∶风成为寒热,(风,阳邪也,善行而数变。或并于里则阳虚,阳虚则外寒;或并于表则阳实,阳实生外热。故《生气通天论》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
...蒋某,男,51岁。体检B超发现脂肪肝。查血甘油三脂3.04mmol/L。体形肥胖,口苦腰酸。脉细,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西医诊断:脂肪肝。中医辨证:痰瘀互阻,肝络不和。治宜攻下化痰,降脂理肝。药用:生大黄10克(后下),白芥子30克,莱菔子...
...现代医学的血栓性疾病,属中医的血瘀证。中西医理论都认为“无因不成瘀”。从中医理论而论,认为:(1)“病由因异”,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可引起不同的血管疾病;(2)“瘀随证变”,血瘀的个性,即可由病因不同而有差异,又可随病情演变而出现“新瘀与旧瘀”...
...麻木为不痛不痒,按之不知,搔之不觉的一种皮肤感觉障碍的症状。如木之厚,故曰麻木,麻木产生的机制无非为虚(“营气虚则不仁”)、痰(痰浊滞络)、湿(湿遏阻络)、及瘀(瘀阻血行)四大病机所致。麻与木有程度之异和性质之殊,即“麻为木之微,木为麻之...
...组成 黄芪60克,白术20克,当归10克,川芎15克,白芍20克,生地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全蝎10克,清半夏15克,白芥子15克。功能 益气化瘀,祛痰通络。主治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证属气虚痰瘀阻络...
...1.阴虚肝旺 经行量多,阴液不足,肝木偏亢而致。 2.气血虚弱 素体气血两虚或加上经行量多如崩,经后气血虚弱,血虚不能荣脑,脑窍失养而致头痛。 3.痰瘀阻络 经血下行不畅,瘀血上扰于脑而致。如痰湿之体,挟痰浊上找于脑,痰瘀互结,亦致头痛。...
...,临床无证可辨,一旦斑块不稳定、血栓形成出现急性心血管事件又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治疗时应病证结合,明确西医诊断,抓住主要矛盾,稳定斑块,畅通血脉,防止血栓形成,改善组织供血。AS血栓性疾病为本虚标实证,本虚主要为气虚,标实主要为痰、瘀、毒。...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