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临床表现_皮肤病_【中医宝典】

...临床表现 最初,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以后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数日后,结节中央因组织坏死而变软,出现黄白色小脓栓;红、肿、痛范围扩大。再数日后,脓栓脱落,排出脓认,炎症便逐渐消失而愈。 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若发生在血液丰富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pifubing/b20517.html

_《中医外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随处可生,小儿、青年多见。《外科理例》谓:“者,初生突起,浮赤无根脚,肿见于皮肤,止阔一二寸,有少疼痛,数日后微软,薄皮剥起,始出青水,后自破脓出。”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突起根浅,肿势局限,掀红疼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xue/80-2-1.html

_《幼幼新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圣惠》治小儿软乳香膏方乳香 黄蜡(各半两) 腻粉 密陀僧(细研) 松脂(各一分) 油(一两)上件药先取油煎蜡,松脂、乳香烊后下粉密陀僧,调和成膏。看大小,摊膏于故帛上贴之。《圣惠》治小儿软赤肿疼痛不可忍方。天灵盖(一枚,涂酥炙黄)...

http://qihuangzhishu.com/343/512.htm

_《急救广生集》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诸 孔内凸出弩肉者,取乌梅肉捣烂,量孔大小,摊贴即消,神效。(《陶氏本草》)热 五月五日午时,取独部大蒜切片,贴眉心,入夏不发。(《方钞》)一切热 芙蓉叶 菊花叶 同煎水频洗。或捣烂敷之,甚效。(《种福堂方》)热热疔 用白矾为细末...

http://qihuangzhishu.com/663/201.htm

陆德铭_陆德铭治疗病经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1995:22(2):58~59摘要: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化脓性皮肤病,多缠绵不愈,甚至迁延十几年。一些患者虽叠用中西抗炎解毒之品而仍不易根除。陆德铭教授应用中药治疗本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兹介绍如下。1.气阴两虚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9-4.html

_《外科证治全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湿热怫郁,先见红晕,次发肿痛,患不满寸,名曰毒,解暑汤主之。初起以发面一块调稀贴上,中留一孔即消。或以点毒丹点之亦消。如溃脓作痛者贴洞天膏。一、头上软,大芋头捣敷,妙。一、疮疖久不收口,用白木槿花 存性为末,掺上神效。又方∶用鳖甲...

http://qihuangzhishu.com/685/95.htm

外阴病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外阴病_查疾病_【疾病大全】

...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做出诊断:疖肿浸润较深而大,局部红、肿、热、痛明显,中央有脓栓,易于诊断。 鉴别 应与外阴毛囊炎相鉴别。还应与痈和痱相鉴别:痈的表面有多个蜂窝状脓栓,局部红肿更为显着,疼痛剧烈,全身症状明显;痱又称假性病,系...

http://jb39.com/jibing-zhenduan/WaiYinJie263472.htm

皮肤痈的原因_皮肤痈是什么引起的_查症状_【疾病大全】

...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正常的毛囊及其附什内常有细菌存在,但只有在局部诱因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时,细菌才开始活跃引起炎症。局部因素主要为皮肤不洁,或修面等各种原因引起面部的损伤均可为诱因;在全身衰竭、患消耗性疾病或糖尿病的病员,也易发生痈。...

http://jb39.com/zhengzhuang-bingyin/PiFuJieYong339704.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痈疽根盘小而局限之轻症者。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又名热、石,俗称疖子。《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之痈疽第二:“凡肿,根广一寸已下名,一寸已上名小痈,如豆粒大者名疱子。”夏日炎热多痱子,或局部化脓小肿点者为热。皆因热毒蕴结,或...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490.htm

中成药治痈_【中医宝典】

...是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常扩展到皮下组织,多发生于皮脂腺丰富的头、面、颈、背等处;痈则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者由多个融合而成,一般好发于较粗厚的皮肤部位,比如颈、背部,多见于成年人。临床上采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637.html

共找到2,6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