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又称下针法。常用的毫针进针,有指压、捻转、夹持、捏起、撑开、爪切等方法。一般要求穿透皮肤时要快,以减轻疼痛感。透皮之后,则须根据刺要求仔细探取针感。《子午流注针经》:“针入贯速,即入徐出。”...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736.htm

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九刺(九变刺)九针巨刺开阖补泻烙(针烙、烙)灵龟飞腾(“灵龟八”、“飞腾八”)留针络刺毛刺缪刺捻针(转针)捻转补泻偶刺皮肤针(梅花针、七星针)皮内针(皮下埋针)铍(音披)针(铍刀、[釒非]针、剑针齐刺(三刺)岂刺揿针焫三刺烧山火十二刺...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henfa-2722.html

关刺(渊刺、岂刺)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五刺的一种。用于治疗筋痺。刺是直接针在四肢关节周围筋肉的附着部,但应防止出血。这是应用于治疗肝病的一种古代针法(《灵枢·官针篇》)。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guanci_yuanciqici-2421.html

耳针、头针及眼针法禁忌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区时,对身体各部位的疾病有治疗作用,尤其是脑源性病症的疗效更为特殊。目前,用头针治疗的临床病症已达到80余种,和耳针疗法一样也属于较为成熟的一种微针。一般而言,头针法较为安全,但临床上亦宜重视以下注意事项。 (一)、由于头部发际区神经血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66.html

顺逆险三说_《冯氏锦囊秘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痘有顺逆险三者,治痘不可不知也。顺者,吉之象也。逆者,凶之象也。险者,悔吝之象也。吉则不必治,治则反凶,凶不劳治,治则何益?至于险者,则宜治矣。夫痘之不齐,由气血之不均也。夫气血充盛,则毒易解而为顺矣。此不治而自痊者也。如气血损,则毒难愈...

http://zhongyibaodian.com/fengshijinnangmilu/342-31-10.html

男女迎随补泻二百二十四_《针灸神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迎随补泻要须知,逆手为顺逆手推,欲要补时随手转,若将泻后用逆随,下针须知深与浅,王纂针妖凭此法,秋夫疗鬼用神机。...

http://qihuangzhishu.com/791/248.htm

男女阴阳补泻二百八十一_《针灸神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世人夫妇能阴阳,针法诀定阴阳行,后学之人莫相疑,神应飞腾取病疾,若君不言真妙诀,夫妇人相反此用,诸公会此能神医。...

http://qihuangzhishu.com/791/305.htm

男女腹胀取少阴子午针一百四十八_《针灸神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男女腹胀取少阴,半夜子时针涌泉,双取停呼等气全,再用升阴战按。...

http://qihuangzhishu.com/791/173.htm

内经针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关于针法的论述涉及到针刺的器具、持针的法则、刺的种类、补泻手法的区分、针刺剂量的掌握、针刺的宜忌、针灸医师的应备条件以及某些疾病的针刺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刺和补泻。...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08.htm

针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当毫针刺人腧穴,行针得气并施以或补或泻手法后,将针留置在穴内者称为留针。留针是毫针刺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通过留针,可以加强针刺感应和延长刺激作用,还可以起到候气与调气的目的。针刺得气后留针与否以及留针时间久暂...

http://qihuangzhishu.com/113/50.htm

共找到112,9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