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联姻”中药研究结硕果_【中医宝典】

...大鼠注射氢化可的松,造成类似中医临床“肾阳虚”证大鼠动物模型。为了监测大鼠代谢网络表达水平变化,研究人员在给药前及给药后第1、3、7、10天分别收集大鼠尿样,在样品衍生化后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尿样中内源性代谢物组成,而后采用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32.html

古代传统技术 现代绿色医疗 中医外治法_【中医宝典】

...实践总结,对外治方药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理论探讨,初步完善了外治理论,申明了内外治之义,为外治理论系统化和完善化做出了贡献。 与现代技术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医外治技术这门古老而独特学科又增添了新内容。外治技术已由原创自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050.html

从麝香保心丸研发与临床应用看中药现代化——遵循传统,尊重科学,发扬创新_【中医宝典】

...灵魂。从一个药研究逐步深入,搞清有效成分及其结构,不失为一种好研究方法,但不可能等到所有单体或有效成分都搞明白了再进行临床研究。例如麝香保心丸,对复方中药依照现代方法进行药物机理和疗效验证,可以很好地满足现代临床治疗需要。另一方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93.html

对我国中药研究定位思考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中药原料(饮片)缺少标准或没有标准,属于中药定位错误。对中药研究应该从临床使用复方开始。而多数“现代中药”研究正好与之相反,违背了传统中药发展规律,脱离了临床。 生药和中药概念混淆,是造成“中药现代化”走入误区根本原因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179.html

任德权强调:加强中医药功效指标量化研究_【中医宝典】

...分子生物学、循征医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与工作密不可分。这些技术之所以能被社会承认、接纳,关键是凭借数据说话,让人们切切实实感到它存在。而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中医药学要实现现代化,也要有一个分析人体健康状态科学体系,凭借临床数据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728.html

中药标准化研究思路与方法_【中医宝典】

...药物市场销售额中仅占3%。 造成这种落后局面因素固然是多方面,但最关键原因,是中药安全性、有效性缺乏客观科学标准规范,无法得到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承认与共识,因此,也严重制约了现代中药制药工业发展水平。 2 研究现状和水平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941.html

中医药不叫“科学” 未尝不可_【中医宝典】

...超越其上价值的话,那又何必再强说自己“科学”呢?这样岂不又陷入自相矛盾了吗?朱清时院士发言正好是完成了这样一个矛盾推理过程。先给出东西方两种不同认知方式,然后讲中医如何超越其上,最后又回到遗憾??这么多年来没有人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911.html

用生理学方法研究中医“证”_【中医宝典】

...候现代研究基础性工作。随着对证候研究不断深入,有可能导致人体状态学这个新学科产生,这可能是中医学对世界医学又一个贡献。 在对某证候进行深入研究之前,首先应该从临床对各种证候特征进行提取与分析,用这些特征指导、规范、验证动物模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38.html

抗衰老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复方所含有效成分相当复杂,其药效发挥也是系统性、多靶点,这就影响了药效学深入研究及评价,因此有待于结合中医衰老理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更科学药理研究方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987.html

方剂基础研究项目启动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就是质量控制、剂型工艺和新药创新。方剂是中医治疗主要手段,在中医药重大基础研究中选择方剂为重点对象,研究中主要策略是扬中医药之长,补西药之短。疗效、质量和方剂科学配伍理论,是关系到国民健康和产业发展以及参与国际竞争重大科学问题。中药...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62.html

共找到1,046,4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