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误诊、误治。 辨证论治要点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不外有二,一是热伏营血,血热;二是脏腑气血亏虚,气不摄血而发病。现简要分述如下。 血热:皮下紫癜(肌衄),可有几块或十几块,甚则几十块,大小不等,呈紫红或紫蓝色,伴有鼻衄、齿衄、便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704.html

阳虚血热证_《临证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娇嫩,生化不足,阴血虚弱则生内热,热则逼血而肌衄、鼻衄。治当滋阴补血,清热凉血。拟:生地15g 山药15g 乌梅10g 丹皮10g 白术10g 龟板10g 黄芪10g 当归10g 白芍10g 甘草3g 五剂每三天服一剂。二诊:...

http://qihuangzhishu.com/115/152.htm

一部生动的人情医案——校读《陆氏三世医验》之后_【中医宝典】

...□ 侯北辰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医案,相当于现在的病历,是一个医者日常对其患者病情及其看病处方全过程的记录。自2000多年前西汉名医太仓公难经》里所记载的断病生死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勇于坦陈自己治而不效的医案,这种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1087.html

血热_《明医指掌》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凡血热之证,初发身热壮盛,腮红脸赤,毛焦色枯,烦躁,渴欲饮水,日夜啼哭,睡卧不宁,好睡冷处,小便赤涩,热证无疑。未出之前,治从升麻葛根汤或升麻流气饮,虽皆可服,纵不若十神解毒汤为稳。既出至见点三、四日后,热证悉平,势将浆,从太乙保和...

http://qihuangzhishu.com/640/479.htm

血热经早_《妇人规》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因阵》)治妇人产后因火发热,及血热,阴亏,诸火不清等证。芍药 麦冬(各二钱) 丹皮 茯苓 黄芩 生地(各二三钱) 石斛(一钱)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如觉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一钱半;热甚而渴或头痛者,加石膏一二三钱;下热便涩者,加...

http://qihuangzhishu.com/717/10.htm

董廷瑶医案——上盛下虚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黄连上清心火;菟丝子、缩泉丸温肾固涩;西瓜翠衣、青蒿、天花粉、乌梅、石斛、麦冬等清热护阴。 [选自邓嘉成,王霞芳.董廷瑶医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1]...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76.html

阿根廷出血热症状_阿根廷出血热有什么症状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中度的子宫出血,并可作为阿根廷出血热的首发症状。少数病人急性起病,似急腹症而致手术。第1周末随着发热的迅速消退而出现低血压、少尿和不同程度脱水,持续48h后渐恢复。病重者可发生昏迷休克,少数在48~72h死亡。 血象: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热...

http://jb39.com/jibing-zhengzhuang/AGenTingChuXueRe264497.htm

宋金元时期医案发展的成就和特点_【中医宝典】

...稍完,与承气两帖而安。苟不先补完胃气之伤,而遽承气,吾恐病安之后,宁免瘦惫乎?”通过具体案例的论证,使读者对丹溪提出的论点有了深刻的理解。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宋金元时期方、论、药后附案资证已相当普遍,自觉积累和利用医案作为论说佐证,以宣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99.html

序_《程杏轩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嘉庆九年,岁在阏逢困敦,先生既成《医案初集》一编,寿诸世矣。原版不戒于火,其《续录》尚藏巾笥中。今年春,又成《医述》十六卷,集诸家之大成,垂不刊之定论,诚医宗之成轨也。既乃合医案前后集付剞劂氏,而先生方所至,与凡所施治,随笔扎记,及榜等...

http://qihuangzhishu.com/727/135.htm

共找到148,6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